目录/提纲:……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基本情况
二、社区工作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
一是工作人员构成不合理
二是社区工作人员比例不合理
三是干部民族构成不合理
四是缺乏专业的社区工作者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三)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上不稳定
(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不高
(五)社区工作人员出口压力大
一是社区干部提拔难
二是社区干部流动慢
三是社区后备力量不足
三、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的几个途径
(一)拓宽社区干部来源渠道,不断满足工作需求
一是增加编制数
二是实行扩招增源
三是从社区无编制的工作人员中(在社区工作3年以上)招录一批
三是加大干部下派力度
四是实施人随工作移机制
五是加强大学生村官选拔数量
(二)严把社区干部准入关,提升社区干部质量
一是从年龄、学历上设置“准入门槛”
二是从专业和性别上设置“准入门槛”
三是从招录渠道上设置“准入门槛”
(三)畅通社区干部出口,激发干部工作活力
一是加大社区干部使用力度
二是加大社区书记交流提拔
三是加大社区后备干部培养
(四)强化社区干部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素质
一是要加大社区干部培训力度
二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三是积极推进学历教育
(五)强化工资待遇保障,促进干部队伍稳定
一是建立相应的薪酬机制
二是提高相应的职称工资
三是建立政治待……
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的几点思考
社区工作者处在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直接面向社会、面对居民,是社区建设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主力军,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促进居民自治、维护_的重要依靠力量,是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和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社区工作者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基本情况
青河县共有5个城镇社区,社区居民1.69万人,工作人员85名,其中国家干部42名,公益性岗位30名,三支一扶10名,零就业家庭人员3名,大学生村官1名;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5.6岁,其中年龄最大48岁;汉族干部11名,哈萨克族干部68名,其它民族干部6名,社区工作人员中本科学历29名,大专学历40名,中专高中学历15名,初中及以下学历1名。
二、社区工作队伍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日益延伸,城市管理重心逐渐下移,社区在城市管理、居民教育、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对社区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8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县委共选派了34名干部先后到社区挂职,但留在社区工作的仅有2人(均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另一方面公益性岗位人员“边干边考、随考随走”,致使社区干部队伍更换十分频繁。以社区远程操作员为列,社区远程操作员基本都是由社区干部中年轻且懂计算机操作的人员兼任,而这部分人员基本都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因其流动性较大,出现了年年甚至季季在搞远程教育培训,而远程操作员仍停留在“新手”的无奈局面。队伍的不稳定性更使得包片干部频繁更换,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工作的延续发展,出现了断层现象,这些客观条件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社区工作的纵深发展,近三年来非国家干部身份的社区工作人员流失22名,流失率占社区工作人员的25%。
(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不高。青河县自2001年成立社区之初,社区国家干部均从青河镇站所或机关抽调,由于从事的职业和编制所在站所专业不相符,导致抽调到社区的干部无法申报编制所在站所的职称,因为无法申报高一级职称,所以无法享受职称工资,工资涨幅慢,恶性循环,影响了他们在社区工作的积极性。文化南路社区干部古丽孜依拉·托克什1997年参加工作,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初级护士职称,2004年从萨尔托海乡计生办调至青河镇文化南路社区工作,工作16年时间至今仍为初级护士,实发工资3100元。而与其同年参加工作的干部,大部分已经拿到了中级职称,工资比她每月要高出二三百元。职称晋升难已经成为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公益性岗位目前已经成为社区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大量的入户走访任务,没有额外的补助,,纳完“三金”后工资每月只有1000元,加上每月乡镇干部绩效工资,也仅仅1150元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生活需求。
(五)社区工作人员出口压力大。一是社区干部提拔难。近三年来,从原有社区国家干部中提拔的仅2人,一人被提拔为乡党委副书记,一人被提拔为科技副镇长,占原有社区干部总数的6%。二是社区干部流动慢。以民主北路社区为例,该社区一共有国家干部8名,其中有4名国家干部从2001年社区成立,至今仍在社区工作,占该社区国家干部总数的50%。三是社区后备力量不足。以现有的青河镇5个社区的党组织书记为例,其中4名县直机关干部和1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公选、组织提拔等方式进入社区干部队伍,占总数的100%,且均为女性。由于社区工作繁杂,任务重,综合要求高,且不容易出成绩,导致很多机关优秀的后备干部不愿意到社区工作。
三、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的几个途径
(一)拓宽社区干部来源渠道,不断满足工作需求。
一是增加编制数。根据各个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管理范围、服务内容等,由编制委员对社区工作人员编制重新核编,适当增加社区工作人员编制,使每个社区7-10人标准核定社区干部编制,适当增加领导岗位,是领导指数保持在2个指数,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二是实行扩招增源。针对当前社区干部不足问题,建立社区
公务员“特招”政策,把该项政策作为一项短期实施、长期适用政策,利用3-5年时间,按照每个社区7-10人的数量,集中“特招”一批社区公务员。“特招”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自治区组织面向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招录一批;二是从大学生村村官中招录一批;三是从社区无编制的工作人员中(在社区工作3年以上)招录一批。
三是加大干部下派力度。坚持“好人好马上一线”的指导思想,拓宽从县直机关中选派优秀干部进社区挂职锻炼工作机制,可采取组织部门集中选派、单位选派、帮扶单位选派等形式让更多机关干部到社区去锻炼,挂职时间提高到2年以上,在乡镇、机关干部提拔任用工作中,把后备干部进社区挂职锻炼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硬性条件,确保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和熟悉社区工作的优秀年轻机关干部能够充实到社区。
四是实施人随工作移机制。如今,社区肩负的政府职能过多,一些县直部门常年将本职工作转嫁给社区,使社区人员不足的根源。鉴于此,在解决社区人员不足上,应实施人随工作转移工作方式,将其业务人员下派至社区开展工作,下派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由社区和下派单位共同协商。
五是加强大学生村官选拔数量。在解决社区干部人员不足上,借鉴
农村大学生村官选拔,将社 ……(未完,全文共4377字,当前仅显示221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