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劳务产业的基本情况
1、“挣劳务钱”的发展思路深入人心
2、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
3、劳务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4、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巿场竞争力弱
2、劳务培训率较低,实用性不强
3、劳务服务信息化滞后,有序输转还需加强
4、务工人员后顾之忧较多,权益保障堪忧
二是由于劳动力转移的自发行为较多,缺乏跟踪管理
三、意见建议
1、实施精准帮扶,努力在促进带动就业上下功夫
一要制定劳务产业发展规划
二要大力培育村级劳务经纪人队伍
三要建立信息网络
2、创新工作理念,努力在精准培训上下功夫
3、突出创业发展,努力在引导农民工就地转移上下功夫
一要突出创业带动就业
二要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三要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
4、强化协调配合,努力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下功夫
……
关于***县劳务产业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关于调研全市劳务产业培育情况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5月份,***县政协抽调相关委办和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县劳务办、***、***等部门和乡镇,通过现场视察、座谈讨论、听取
汇报等形式,对我县的劳务产业培育情况进行专题
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劳务产业的基本情况
全县实有
农村劳动力10.4188万人,2016年,全县共输转劳动力4.9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0.784万人、占16%,从事第二产业人数2.156万人、占44%,从事第三产业人数1.96万人、占40%;省内2.71万人,省外2.19万人(东部0.78万人,西部0.687万人,其他地区0.71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1亿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富民强县战略的重要举措,健全机制,强化组织,完善措施,切实加大宣传培训和组织引导力度,使全县劳务经济稳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1、“挣劳务钱”的发展思路深入人心。针对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0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策咨询,_保障等各项服务。二是建立健全了***个乡镇劳务工作站,配备乡镇劳务专干51名,村级专兼职工作人员140名,劳动就业服务职能逐步向农村延伸。三是建立了输出人员回访制度,主动与务工单位及务工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加强联系,积极协调处理用工单位与务工人员的劳务关系和劳资纠纷。四是经常性地了解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对有生活困难的贫困家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扶持和帮助,妥善解决务工人员外出后出现的留守儿童教育、老人赡养、权益维护等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影响和制约我县劳务产业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巿场竞争力弱。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依然较低,上岗技能缺乏,“技术型”、“知识型”、“复合型”劳动者总量较小,“灰领”多“白领”少“金领”更少,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或低技能性、乃至危险苦力型的职业,普遍存在就业稳定率较低、劳务收入低、_保障能力弱的现象。特别是去年以来周边城市房地产等劳动力密集产业低迷,部分农民工找不到工作,闲散在家。
2、劳务培训率较低,实用性不强。因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先天不足,我县劳务培训任务多、范围广、难度大。受培训资金不足、实训设备短缺、专业技术教师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劳务培训专业技术水平低、时间短、效果差,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务工人员很难通过劳务培训而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县职校和劳务培训中心共有教职工57人、“双师型”教师仅有3人,精准、实用的劳务培训难以实现;县直部门大多专业技术培训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明显。
3、劳务服务信息化滞后,有序输转还需加强。我县虽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劳务机构,但劳动力信息网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运作机制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用工信息收集、筛选、发布、招聘不及时,劳务信息流通不畅,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组织不到位,劳务输出的重要形式仍以农民自发的外出或亲邻的辐射带动为主。
4、务工人员后顾之忧较多,权益保障堪忧。一是劳务输出产生“空巢家庭”,孩子监护教育出现空档,爷爷奶奶隔代教育,溺爱多于管教,“留守儿童”的管理教养存在很大风险,不利于农村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并且对老人抚养不到位,耕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荒芜,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也显得不足。二是由于劳动力转移的自发行为较多,缺乏跟踪管理。农民工法制意识比较淡薄,用工单位没有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不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拖欠克扣农民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的现象仍然存在,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工伤和职业病得不到有效防治,劳动纠纷时有发生。
三、意见建议
1、实施精准帮扶,努力在促进带动就业上下功夫。一要制定劳务产业发展规划。要把劳务产业培育作为精准扶贫、双联行动的重要民生工程,尽快研究制定我县劳务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有效提高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精准性,着力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二要大力培育村级劳务经纪人队伍。采取培育典型,先帮一人,带动百人的办法,让有能力会找活的劳务经纪人先进行外出考察,进而积极带动贫困户进行劳务输转,形成劳务经济发展的倍增效益,实现帮、带互促互补的良好环境。三要建立信息网络。劳务办要广泛收集用工信息,积极与用工单位进行洽谈,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库,特别要与一些有信誉度、发展前景好、用工量大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务基地—劳务部门—乡劳务服务站—村社农户之间上下协调内外贯通的信息反馈体系,并通过电视、公共信息平台、手机信息、远程教育平台等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信息,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输出提供正确的市场导向。
2、创新工 ……(未完,全文共3916字,当前仅显示197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县劳务产业培育情况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