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养殖产业化、规模化,打造扶贫车间新模式
(二)抱团发展机制,带动贫困户增收
三、主要亮点
一是苗木提供直补
二是蚕房建设直补
三是合作社捆绑贫困户助推脱贫
……
扶贫车间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
**县海萍富民桑蚕专业合作社位于**乡**村,距离213省道约1公里,合作社建于2006年,占地100亩,建有5个占地320平方米的大蚕房,28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室1个,种植桑树50亩。2018年,该合作社共出售蚕茧11批,小蚕15批,收入20余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养殖产业化、规模化,打造扶贫车间新模式。该合作社由致富能人***及***共同带头建立,为了使桑蚕养殖产业化、规模化,使桑蚕产业发展成果能惠及群众,基地采取“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37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三、主要亮点
在运作模式上,实行“两直补一捆绑”的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桑蚕产业。一是苗木提供直补。县级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县
财政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每亩5000株的桑苗补助,由县农业局统一采购调运,并直接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同时,鼓励非贫困户、种植大户、合作社连片种植桑园5亩以上,便可享受各项补助政策。二是蚕房建设直补。在基地相对中心点划地建设集中蚕房,由县农业局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蚕房,蚕房建设好后交由村集体进行管理维护,集中蚕房按照每20平方米进行划分,优先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使用;非贫困户使用蚕房按年缴纳一定的租金,增加村集体的经济收入,收入部分用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或村公共设施建设。此外,鼓励非贫困户、养殖大户、合作社建设独立标准化蚕房(最低建设面积为30平方米),经验收合格后将按每平方米100-150元进行补贴。三是合作社捆绑贫困户助推脱贫。为确保无劳动能力或其他原因无法参与种养的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不掉队,我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以县人民政府引进的康祥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公司将在**建设茧丝绸厂,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以**县海萍富民桑蚕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将深圳帮扶资金150万元注资合作社,帮扶合作社发展桑园种植200亩、建设小蚕共育室、培训指导园区贫困户,并通过合作社捆绑50户贫困户,合作社每年给每户贫困户分红3500元,分红期10年,推动了贫困农户由短期补助变成长期收入。同时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取每亩每年400-600元租金,还可通过入园务工获取每天70元的劳务收入。在生产技术上,由农业技术部门直接指导,乡人民政府整合全乡有丰富种植经验的桑农及土专家组建技术骨干队伍,一方面深入基地直接指导贫困户种养;另一方面组织贫困户到周边大户养殖基地有偿“跟班学习”的方式解决贫困户掌握种养技术和增收困难,也解决种养大户人工不足的问题。在经营模式上,基地以“基地+大户+农户( ……(未完,全文共1659字,当前仅显示105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县扶贫车间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