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正文

“我家门前那条路”征文稿(7篇)

发表时间:2020/1/17 9:34:30

“我家门前那条路”征文稿(7篇)

走在路上这五年
我家门前有一条土路,不宽,路的两边是野蛮生长着的杂草与野花,与某些大城市拥挤不堪不同,走在这条路上的我竟时常能感受到一丝丝的惬意与悠闲。那时候最讨厌的是雨天,雨水落在土路上,原本干燥的路面变得泥泞潮湿,那时候的我总不敢穿上自己最爱的那双鞋,生怕弄脏了要洗上好久。但有几次下暴雨,土路吸纳不了那么多的雨水,水漫了高高的一层,我就拎着鞋,赤脚“趟”过土路。土路在雨水的浸润下柔软无比,像是可以包覆一切的海绵。但大人们并没有发现土路的乐趣,至少在我母亲看到我满脚是泥的时候,她总是会说“什么时候那条路能修修,每次下雨天都弄成这个样子”。
我家门前有一条石子路,原先的土路被周边的几家人铺上细碎的石子,下雨天的路面不再泥泞,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骑着自行车或者电动车过路了。土路的消失对于我,只是失去了赤脚行走的乐趣。而没有了泥泞土地的拉扯,所有人似乎都没有了束缚,忙忙碌碌,行色匆匆。记得那年母亲说南通要建轨道交通了,那时的我并不清楚轨道交通的含义,只想着门前的这条路到时又会变成怎么的一副光景。
我家门前有一条水泥路,棱角分明,边沿整齐,原先两边的杂草已经被除去,路比以前宽上许多。汽车也可以轻松地在上面行驶,在家中时常能听到门前路上汽车的鸣笛声。虽然有时候觉得_嘈杂,但我也深刻的知道这鸣笛声的背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1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班、下地,孩子们上学、放学,每天从家门口经过的人很多。在晴天里,土路被晒得干燥炙热,拉粮食的拖拉机呼啸而过,后面扬起好大一片尘土。赶上下雨天,这里又成了泥的世界,雨水流成条条“小溪”,最后汇成大“黄河”,人们纷纷卷着裤腿前进,稍有不慎摔个屁股蹲儿,便弄得浑身都是泥。
虽然有些记忆早已经淡然模糊,可是这条小土路却记载着我太多的童年回忆,那些画面至今历历在目。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路边挖土玩,我意外挖到了“宝藏”,是几枚锈迹斑斑的古钱币,我如获至宝,开心得不得了。后来妈妈用毛线把古钱币一圈圈地缠绕起来做成了毛线毽子,这又成了我和小伙伴们争抢玩耍的物件儿。除了踢毽子,还有跳皮筋、跳房子、打弹珠、拍元宝、丢沙包、斗蛐蛐……一群群孩子,跑啊,跳啊,唱啊,拍手啊,玩闹啊,追逐着,打闹着,好不热闹,所有的欢声笑语都被储存进了我对这条路的记忆中。
后来,我上学了,门前这条路伴随着我成长的每一天也在不断的成长,它终于变成了一条水泥路。天未亮,周边的小伙伴们就结伴往学校走,有人忘记定起床的闹铃也没关系,谁起早了,谁就先去别人家门前“咣咣”的敲门,若是这家里养了狗,那狗就狂叫起来,被叫的小伙伴肯定是迟到不了了。再后来,小伙伴们陆陆续续都会骑自行车了,我磕磕绊绊也总算学会了,于是这条路上又记录下我们伴着星辰去上学,迎着夕阳往家冲刺,一路唧唧喳喳,一路“速度与激情”的美好时光。
当我求学在外,步入军旅,离家渐远,归期渐长,乡愁便成了一条通往家门口的路,路上写满了父母盼儿归家的身影。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拆拆盖盖中,不知道那条路还能留下几分过去的样子,让我可以有迹可循。每次回到家,总能感到家门前在发生一些变化,一条条城乡公路及农村柏油马路建成了,道路更宽阔了,路灯更亮了,公交线路密集起来了,路上行驶的车辆也多了起来。“一路通、百业兴”,道路两边的商铺、饭店、辅导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城乡连成一张网络,经济化作一双翅膀,发展的“血脉”也“畅通”了起来。
我去外面的世界走了一遭,终究还是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这座小城,我家门前那条路又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兖州的城市血脉正在逐步打通,路网格局也在不断优化,辐射范围更加扩大,南有兖州高铁站,北接济宁新机场,兖梁城际铁路有可能在这里北上,远期济徐城际铁路联络线也将在此经过,道路的纵横交错、畅通无阻使得城市生命线继续成长延续。而且,兖州的道路不仅修得越来越宽阔、越来越整洁,路旁景观小品、街道绿地园林也是随处可见。道路绵延不绝,连接附近龙湖湿地、花海彩田等休闲旅游好去处,将人们引向了诗和远方,也把兖州的景区景点、文化遗存、乡村旅游唤醒了。
其实,我家门前这条路就是一面镜子,它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记录了家乡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巨变,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也是历史脚步的聆听者与记载者。成长的道路还很漫长,前方的路依然精彩,我会在追梦路上化苦为甜,奋勇前行。我的家乡兖州,早已蓄势待发,一大批“望得见蓝天、看得见碧水、记得住乡愁”的“家门前那条路”汇聚在一起,正展开美丽画卷,一座希望之城也呼之欲出,即将完美蝶变。


我家门前的那条路
我家门前的那条路七十年的变化,可以说三次变新颜,四次换新装。到如今四米宽的“农四”水泥路,启扬高速公路紧靠着,东西走向路面行人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真是热闹非凡,由于路的变通,给老百姓带来的是幸福路、安全路、小康路。
俗话说,事是人干出来的,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它的变革,它的成长还真有一段故事。说来也巧,我家门前的那条路的形成,正好是一九四九年由原来的老住房搬迁至现在的新住址。就在那年冬天,家门口筑了一条不足一米宽的泥土路。一九五四年发洪水,路面全被洪涝淹没,房屋进水,搬东西无路可趟,半个月才退潮,家门前的路才算有了路形。当时,父亲起早贪黑取土重新将路基增高。一九六五年,社教工作队进村宣传_基本路线,起早带晚走村串户,路小路弯,工作队发动群众四处捡乱砖拾碎石,两人一箩筐给路加宽,给路换衣,路基铺上了乱砖碎石。八十年代相继又铺上了路砂。路旁都逐年栽上了银杏树、小樟树。同时,以村建立了护路队。二0一七年,路基需要积土,家门前的那条路真的换了新装,先用石灰、泥土、废渣做成路基,再加上十二公分厚的混凝土路面,两旁还栽了四季常青风景树,真是勾勒出一幅“路在树中行,人在画在走”的美丽画卷。
__以来,国办路纵横交错,省属路四通八达,乡村路日新月异,时代在召唤条条大路惠民生,路路相通奔小康。


我家门口那条路
马盘山毗邻平利县城西侧,是春秋战国时期军马养殖地,因此得名“马盘山”。站在山顶,东至龙古、西至安平高速西出口,小城平利一览无余。山上树木郁郁葱葱,青石步道曲径通幽,路旁大树掩映着三三两两依势而建的小木屋。有着五十余年树 ……(未完,全文共7292字,当前仅显示256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我家门前那条路”征文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