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三大攻坚成效显著
二、转动能、调结构、育集群,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三、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经济运行支撑有力
四、强功能、精治理、提品质,城镇面貌绽焕新颜
五、固根基、兴产业、美环境,乡村振兴初现峥嵘
六、兜底线、办实事、优供给,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七、促改革、转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
市政府2020年总结
一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以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_总书记视察**工作重要
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高三优”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务实重干、求实求效,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爬坡过坎、砥砺前行的一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统筹抓好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主要指标由负转正、持续增长,经济运行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不断拓展。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84.81亿元,同比增长2.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49元,同比增长3.1%。截至10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88.86亿元,同比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05亿元,同比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52.39亿元,同比下降2.2%,增幅比全国高3.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5个百分点,比**高1.2个百分点,增幅居**各县市第1位;一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5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款7840.5万元。认定“三品一标”扶贫产品362个,累计销售额达6.33亿元。脱贫成色巩固提升。抓扩大投资建项目,投入扶贫资金 9.5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0个,资金拨付率92.94%;抓监测帮扶防风险,纳入系统监测帮扶“两类人群”891户2913人,做到早发现、早纳入、早帮扶;抓问题整改补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各级反馈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抓“四个不摘”稳政策,持续强化攻坚责任,持续保持政策稳定,持续加强帮扶力量,持续开展督导检查,更好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脱贫底线兜牢兜实。投资2500万元改建拥有500张床位的市精神康复医院,集中收治贫困重度精神病患者308人,实现应治尽治;投资5000万元改扩建15所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830人,集中托养重度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困难群众140人,实现应住尽住;对**年以来29876人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易致贫户,由政府出资购买每人100元防返贫险,实现应防尽防;新增“兜底户”261户618人实行低保兜底政策,把现行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340元,应兜尽兜。
二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实行“1+11”工作机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明显提升。严格落实“六控”措施,狠抓精细管理、源头治理、节点控制。截至12月,PM2.5平均浓度均值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5%; PM10平均浓度均值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优良天数270天,较去年同期相比多58天,空气质量实现“两降一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34名,**市第一名。“四水同治”加快推进。完成“一河一策”方案制定和河湖划界工作。市域8个河流考核断面达标率为73%。内河综合整治管网工程、王沟尾水湿地工程有序推进。划定14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拆除**蒋桥段、秣陵陶湾段违章建筑12900平方米。南水北调--调水工程进展顺利。综合治理长虹运河,全部消除**、**等主要河道黑臭水体。土壤污染有效_。监测评估和修复重点监管企业、疑似污染地块区域及产业集聚区周边54个点位。严格监管9家涉重金属企业,规范整治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三是重大风险有效防控。坚持两手抓、两统筹、两促进,坚持“外防输入,集中隔离;内防发热,力量下沉”,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入开展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依法稳妥处置非法集资案件11起,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长虹运河拆迁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问题楼盘化解扎实推进。扶贫领域信访案件全部清零。信访形势平稳向好,信访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
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荣获2019年度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非法z-教活动得到有效遏制。打掉黑恶犯罪团伙7个。苗头性倾向性yq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转动能、调结构、育集群,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加大“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创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培育新动能,有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成功申请专利240项,新增中小型科技企业45家,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质量标杆企业1家、省级智能车间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实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35个,完成投资101.49亿元,完成率87.4%。
二是产业集群提升壮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2家,完成工业税收3.4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的企业10家。医药产业逆势突围。积极克服国家医保集采政策和疫情影响,努力拓展高端市场、加大研发投入、更新产品工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乐普药业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新上乐普药业药品仓储物流园、多功能原料药生产线等5个项目,打造新的增长点,实现税收2.5亿元。康达药业积极打造全国最大无菌原料药生产基地,主打品种头孢曲松钠年入库量同比增长19.7%、收率同比增长16.5%,已完成上市培育;蓝天药业正在打造全省儿童中医药生产基地,着力推进创新药、高端仿制药、新型制剂等新药创制,新研发的小儿羚羊散、口服补液盐 ……(未完,全文共10036字,当前仅显示238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市政府2020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