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环保/生态/科学发展/计划规划/>>正文

县生态养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24/1/15 22:42:31
目录/提纲:……
一、总体要求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驱动相结合
(二)坚持主体带动与广泛参与相结合
(三)坚持自愿发展与示范引领相结合
(四)坚持规模养殖与农户散养相结合
三、发展目标
四、产业布局
五、重点任务
(一)规模养殖场建设
(二)示范村建设
(三)示范户培育
(四)牛繁育场建设
(五)粪污资源化利用
(六)饲草良种引进
(七)强化疫病防治
六、政策扶持
(一)扶持标准
9、牛产业发展奖励
(二)奖补程序
6、时限要求:2023-2025年期间牛产业奖补每年集中申报两次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广泛宣传引导
(三)强化服务指导
(四)积极筹措资金
(五)严明工作纪律
(六)加强监督指导
……
县生态养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第**次党代会精神,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育龙头、强主体、小_、大规模”的发展思路,围绕扩群增量、循环发展、科学养殖、屠宰加工、市场营销、品牌打造等重点环节,推动全县生态养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市关于牛产业发展相关安排部署,充分利用我县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聚焦牛产业增量、提质、增效,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速“三增”目标,推动牛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商品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自繁自育、屠宰加工、产销配套的生态养牛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坚持政府投资、招商引资、银行融资三资并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搭建金融资本投资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多渠道支持农民工、退役军人、毕业大学生等人群返乡创业、养牛大户扩展规模,引导民间资本向生态养牛产业聚集。
(二)坚持主体带动与广泛参与相结合。按照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79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规划”要求,制定牛产业发展规划,在牛场建设、养殖管理、饲草料生产加工、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大力扶持指导,力争通过2-3年努力,每个示范村牛饲养量突破200头。
(三)示范户培育。以50个牛产业示范村为依托,辐射带动全县有条件发展生态养牛产业的其他村,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组织动员有意愿的农户创办10头以上的小规模户养殖,并通过2-3年努力,全县培育1000户小规模养牛户,饲养量达到1万头以上。
(四)牛繁育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产业贷款、项目扶持等措施,开展良种牛繁育,建设500头以上良种牛繁育场,实现年出栏育肥牛150头,良种母牛150头,配套建设母牛超市,为散养户提供牛种来源、购销服务。
(五)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对生态循环养牛技术指导,完善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养殖量配套建设堆粪场和污水处理设施,鼓励种养循环及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推广“粪污收集处理肥料化利用”和“种养循环模式”。按照“集中处理—科学发酵—整体加工”的原则,严格执行粪污收集处理台账管理制度。
(六)饲草良种引进。大力发展优质牧草,支持饲草玉米、菌草、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鼓励养牛大户和家庭农场开展粮草轮作,并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饲用玉米种植。2023年全县留床牧草累计达到1.2万亩,2024年牧草留床面积达到2万亩。
(七)强化疫病防治。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和外来动物疫病防控,将口蹄疫纳入强制免疫范畴,将牛结节病纳入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自选免疫范畴,对其它疫病因病设防。严格执行跨境引种规定,严禁从疫区引进肉牛、种牛,同时对引进的牛严格执行隔离观察制度和引种牛场安全卫生日报告制度。
六、政策扶持
(一)扶持标准
1.规模养殖场补助:对当年牛存栏达到100头、200头、300头的规模养殖场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奖励。
2.贷款贴息补助:对新增10头以上的养殖户(含计划发展到10头以上户),可享受5-20万元的“十镇百村千户万头”生态养牛专项小额信用贷款全额贴息政策,贴息三年。对贷款需求量大的规模养殖场,参照**市特色山地农业“产业链”贷款扶持政策执行。
3.圈舍建设补助:对养牛10头以上的养殖户,按照“经济适用,实惠实效”的原则,新建标准化牛舍面积100平方米以上,补助1万元,200平方米以上补助2万元,并以此类推计算。
4.自主购牛(繁育)补助:对养殖5头以上未享受专项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的养殖户,新购入或自繁的新增牛只,存栏达到6个月以上,并按程序验收合格后,按每头牛一次性给予1000元补助,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不享受此项补助。自主购牛的,需提供购牛及产地检疫票据、养殖档案,自繁自育的,需提供冻配或本交记录、养殖档案。
5.饲草料种植补助:对当年种植优质牧草(紫花苜蓿等)、饲用玉米的养殖场(户),经验收合格每亩给予100元补助。
6.基础母牛保费补助:对全县基础母牛自愿参保投保人自行承担的保费,投保后凭保单按程序验收公示后全部予以补贴。
7.养牛场户农机具补助:牛存栏10头以上的养殖户,新购置的农机具按照国家政策由县农机服务中心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
8.养牛重点示范村补助:对当年新增牛200头以上的重点示范村,每村安排2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用于生态养牛产业的发展。
9.牛产业发展奖励。每年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万元,对生态养牛产业发展先进村、先进龙头企业(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户等进行奖励。
(二)奖补程序
牛产业奖补由各乡镇负责摸清养牛底数,建立养牛台账,并佩戴耳标,同时广泛宣传奖补政策。奖补资金申报时,乡村两级核对相关档案资料,符合条件的将申请表及相关印证资料签字并盖章后统一上报。按照符合条件的养牛场(户)自主申报→村委会初验→乡镇核验→乡镇级公示无异议后→主管部门复核抽验→县级公示无异议后→主管部门申请财政资金→财政局调剂补助资金至乡镇账户→乡镇直接拨付到养牛场(户)账户。
1.养牛场(户)申报:各乡镇在广泛宣传奖补政策的基础上,督促指导各村建好养殖台账,指导养牛户建立养殖档案。并对 ……(未完,全文共4412字,当前仅显示222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县生态养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