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2012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重点水运项目建设硕果累累
(二)水路运输发展再创新高
(三)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四)综合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四川水运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一)研判形势,牢牢抓住水运发展机遇
(二)理清思路,牢牢锁定发展目标
(三)勇于担当,牢牢把握发展任务
三、2013年工作安排
(一)全面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积极发展水路交通运输
(三)进一步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
(四)不断深化综合保障系统建设
……
勇担使命 负重自强
为夯实重振四川水运坚实基础而不懈奋斗
——在2013年全省航务海事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
(2013年6月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暨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
总结2012年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13年工作。下面,我讲三方面内容。
一、2012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2年,省政府制发《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2〕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建国以来省政府制定的第一个专项支持水运发展的综合性文件,为重振四川水运指明了方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厅党组和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航务海事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为契机,按照“稳、进、快”的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抢抓机遇、统筹兼顾、乘势而上,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重点水运项目建设硕果累累。
全省完成水运建设投资47.7亿元,同比增长89.6%,再创历史新高。全省四级以上航道达到1001公里;水路集装箱在建和已建规模达到233万标箱,吞吐能力突破165万标箱,较2007年底增长33倍。省局荣获2012年度长江航运最佳水运建设奖。
——规划体系日趋完善。修编《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完成省水路运输发展、水上交通安全发展、“十二五”水路交通发展、水上交通安全“十二五”建设发展、“十二五”渡口改造等重点规划以及岷江、嘉陵江高等级航道建设方案(2011~2015)的编制或报批工作。基本完成岷江(成都-乐山段)、渠江、金沙江、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15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力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引导个体船舶公司化经营,壮大企业实力。新开业省际水运企业11家,扩大运输范围企业2家。全省共有省际水运企业88家,其中载重吨1万吨以上的水运企业22家。发展大型化、标准化船舶,货运船舶呈现总量减少、吨位增长的态势。全省有三级Ⅳ类以上船舶生产企业70家,实现船舶工业产值3.2亿元。严格控制新增液货危险品、省际普货船运输经营主体和船舶运力,鼓励以旧换新。新投入营运1000载重吨以上标准船舶38艘、8.99万载重吨。全省共有1000载重吨以上船舶252艘、60.26万载重吨,平均吨位达2391吨。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累计淘汰船舶178艘,占总量的37.48%,其中,拆解和变更航线小吨位船舶(包括化学品船)133艘,占小吨位船舶总量的63.94%;拆解老旧船舶45艘,占老旧船舶总数的16.85%。目前,全省共有省际运输船舶639艘、75万载重吨,平均吨位同比增加145吨。其中,过闸船舶315艘、61.3万载重吨,平均吨位同比增加327吨。过闸船舶标准化率达58.7%,同比增长20%。
——运输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省局出台重点港航企业联系制度,初步建立了港航企业帮扶长效机制。建立水运市场分析季报制度。宜宾、泸州、南充、广安、眉山等市政府相继出台本地支持水运发展政策意见。圆满完成春运、黄金周等重点时段水路旅客运输任务,有序推进金沙江向家坝断航期经济补偿、
农村水路客运燃油补贴等工作。完成大件运输170批次、4万吨,同比分别减少7.61%、增长2.04%。完成葛洲坝及三峡船闸检修期通航保障工作,确保了我省重大件、原油、汽车零配件和外贸物资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急运物资的运输畅通和行业稳定。
(三)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继续保持稳定态势,共发生考核范围内运输船舶水上交通安全事故7起、死亡9人、经济损失372万元,分别占年控指标的3.04%、7.63%、31.08%,连续4年将死亡人数控制在个位数,省局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海事系统先进单位,泸州局被评为先进集体,武胜处李军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
——安全齐抓共管格局逐步形成。全省50%县(市、区)完成县级水上交通安全规范化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县乡政府和涉水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如武胜县由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县级规范化建设,县政府与各乡镇、涉水部门签订建设目标责任书,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提请省安办组织召开第6次水上交通安全“十长”会商会,督促涉水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协调解决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试点开展水运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完成海事规范化建设。
——公益性渡口建设深入推进。2010~2012年全省共安排部省补助1.35亿元,计划建设公益性渡口码头593个,候船设施693处,更新改造渡船652艘。目前,2010年计划任务已经基本完成;2011年计划任务,各地抢抓进度,已完成80%;2012年计划任务已陆续实施。公益性渡口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渡口落后面貌和沿江沿河群众出行条件,取得了初步成效。如邻水县、广安市广安区、珙县、营山县、剑阁县等县(区)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渡工收入稳定,渡船由乡镇负责管理和维护,渡口运转正常,社会反响良好。全省积极实施渡改人行桥建设,安排部省补助7850万元,建设143座,受到群众好评。
——安全动态监管全面强化。着力重点时段、重点船舶、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四个重点”安全监管,加强对学生渡、赶场渡、旅游水域、船舶密集区、桥区、施工作业区等重点水域的巡航巡查力度和频次。共巡航3万艘次,巡航里程16万公里,完成船舶安全检查4.2万艘次,滞留船舶241艘次,实施行政处罚1272件。深入开展“救生衣行动”,坚持“六不发航”、签单发航、停航封渡、警戒水位减载、分片联系、汛期督查暗访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效确保了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重大节假日和汛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平稳。持续开展客渡船、砂石船、非客船载客等专项整治活动。推进隐患常态监控、治理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强力推进水上交通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共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1866起,关闭非法违法企业81家,暂扣或吊销许可证251个,有效净化了辖区通航环境。
——船检工作进一步规范。加强船检机构管理,省委编办印发《关于规范市(州)、县(市、区)船舶检验机构名称的通知》,对市(州)、县(市、区)船检机构名称进行规范统一。克服验船人员少、应检船舶分散、工作条件艰苦等困难,严把新建、改造船检质量关,做到审图、应检不漏项。3人荣获全国优秀验船师,1人荣获全国优秀船检工作者。深入开展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成立省船舶安全技术分中心并下设工作站,在西南地区率先通过部海事局审查验收。丰富完善20、30、60客位等8类公益性渡船标准船型。
——海事基础业务不断加强。贯彻实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督促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履行法定职责,切实强化水上水下施工安全监管。开展全省停泊水域及锚地设置条件研究,建立资料库。全面推广应用船舶动态管理系统2.0,出川船舶全部使用动态管理系统办理船舶签证业务。切实加强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强化船员操作性和证书检查,实施船员违法计分,对培训机构培训过程实施全程监管。有1406名船员参加各类适任考试,发放及换发新版适任证书4364本。
——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积极争取部省补助3000万元,安排建造海巡艇40艘,应急抢险救助艇3艘,海事工作船码头2个,航道工程和巡航船2艘。全面推广船舶自救互救机制建设经验。完善应急搜救预案,加强演练与培训。省局成立水上应急救援小分队。圆满完成“5.12”省级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和2012年自贡沱江水上应急搜救演练任务。泸州、宜宾航务海事系统成功抗击50年一遇长江特大洪灾,充分展示了航务海事人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水上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社会水上安全法制观念和群众自 ……(未完,全文共17978字,当前仅显示323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在全省航务海事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