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
(一)贷款的安全性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同时间存在
(二)信用担保在农村现有的信用体系中,要保障资金安全非常困难
(三)农民认识上的偏差,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道德风险突出
(四)分散经营的模式存在缺陷
(五)贷款目标_选择缺陷
(六)认识的“错位”,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缺乏动力
二、推广小额贷款,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及对策
(一)优化农户信息资源,建立农户信用体系
(二)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政组织的作用,推进信用村(镇)建设
(三)建立农业信息预测体系和贷款保障机制,有效防范贷款风险
(四)进一步完善信贷服务网络
(五)理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外部政策环境
三、结语
……
**县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中推广小额贷款的主力军,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改善
农村信用环境,发展地方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农村信用社只有采取有效措施,社会各方形成
诚信合力,建立健全信贷诚信机制,增加对农户的信贷投入并保证贷款效用的发挥,才能有效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县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贷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规避金融风险,实现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就如何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小额贷款 问题对策
前言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经济和金融工作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了农户贷款手续,解决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地方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通过小额贷款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启动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繁荣,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放款难的问题,实现了农民增收和信用社增效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8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绍,农村特点,乡里乡亲,祖祖辈辈为邻,乡情加亲情,对农户信用状况的评估,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性认识而非科学的基础之上。信誉低者偏好赖账,农户对资金需求大,有些农户在签约前会隐瞒自己的信息,农村信用社在签订贷款合同之前,并不充分了解债务人,在给农户发放贷款后,由于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贷款额度小、户头多、使得监督又难以到位,从而导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小额贷款没有担保抵押,信用又不可靠,信贷中的风险就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农民认识上的偏差,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道德风险突出。农民本来天性淳朴,为人厚重,社会的诚信度始终很高。但是由于农村相对城市比较封闭和落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社会不劳而获思想的影响,也出现了思想滑坡,道德伦丧的现象,对农户小额贷款存在认识上的错误,**县一些农民甚至认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既是“支农”的,是“扶贫”的,是国家无偿提供给农民发展生产的,还不还都无所谓,有的贷到钱后,不是用于发展生产,而是挪作他用,有偿还能力的也不主动还款。认识不到小额信用贷款“信用”和“贷款”的性质和本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无形中也加大了小额贷款的风险。
(四)分散经营的模式存在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规模经营才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面对分散经营,实施分散放贷,固然分散了一定的风险,但是分散经营在遭到自然灾害的时候,在遇到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时候,就无法规避和抗拒风险。另外分散贷款,贷款管理的成本也会随之大幅提升,管理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农村信用社作为市场竞争的一个行为主体,也需要获得经济效益求得发展,也需要规避各类风险以求壮大;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机构,虽然要面对分散经营,开展小额贷款扶助农业发展,但同样嫌贫爱富,也要本能地规避和抗拒风险,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分散经营抗拒风险的能力本身就存在着先天不足。
(五)贷款目标_选择缺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以农户自然人为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内向农户发放的不抵押无担保贷款,这由农户小额贷款的性质所决定。一方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规定发放的对象是有信誉的农户,从历史的情况来说,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较高,与农户的信誉有关。另一方面,按照农村的传统习惯和经营意识,农民较为保守,担心贷款到期无法偿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借款,信用社又规定原欠贷款的农户要借新贷款必须还清旧贷款本息,这样,借款的人一般都是那部分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而那些忠厚的低收_缺少信贷支持,应该贷款的人贷不到款,不该贷款的人贷到了款,不仅加大了小额贷款的风险,也使小额信用贷款失去了其推广实施的初衷。
(六)认识的“错位”,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缺乏动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对的是千家万户,规模较小,只能解决农户一般性的生产、生活资金困难,它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很难直接快速、立竿见影地显现基层党政领导的政绩,在**县,部分急功近利的领导,对小额信用贷款推广表现“冷淡”。同时,部分农村信用社长期贷款垒大户形成的惯性思维难以及时转换,对小额信用贷款的意义缺乏认识,认为这项工作费时费力,畏苦畏难,以消极的态度应付上级的工作部署。另外,贷款利率较高,也影响了农户借款的积极性。《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按人民
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浮动幅度适当优惠。但信用社在执行过程中,过多考虑自身的利益,图方便管理,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管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是其他贷款,都按上浮40% 的利率执行,既不符合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规定,也损害了农户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农户贷款的积极性。
农户小额贷款存在以上矛盾和问题,分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上的偏差和错位。无论是农民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还是个别地方党政组织认识上的错位和偏颇,认识不正确,其出发点和态度就会不正确,不正确的认识和不正确的态度,都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小额贷款的推广,都会影响扶持农业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都会加大推广农户小额贷款的金融风险。二是缺少有效的信 ……(未完,全文共6257字,当前仅显示219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县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