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基本定位
二、**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三、**县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四、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五、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六、主要任务
七、保障措施
八、组织实施
……
**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实现我县“跻身全省十强,跨入西部百强”的奋斗目标,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县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努力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_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陕西省“十二五”文化_改革和发展规划》、《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条例》、《宝鸡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为编制依据,制定《**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
一、基本定位
1. 规划目的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满足城乡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新兴朝阳产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理清**县文化资源多样性谱系,分析**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与环境,确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文化产业发展任务、重点、布局,科学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县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促进**县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县重要的支柱产业,早日建成文化强县,特制定本规划。
2. 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县全境区域,包括首善镇、齐镇、横渠镇、汤峪镇、槐芽镇、常兴镇、金渠镇、营头镇等8个镇和太白山国家级旅游产业新区、渭水之央滨河新区、太白酒产业文化新区、横渠国家级张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齐家寨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15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酒酿造工艺》传承人张吉焕、《高跷赶犟驴》传承人张涛英、《威风战鼓》传承人荔改朝。
—— 文化产业集聚速度加快。一批文化项目进入省、市、县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以太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红河谷森林公园、横渠国家级张载文化产业基地、滨河文化产业新区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成,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 文化品牌打造效果突出。秉承“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的战略理念,精心培育“张载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三元文化品牌,被评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太白山旅游登山节、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荣获最具价值品牌节庆。**县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批。
—— 文化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以太白山、红河谷两大森林公园为引领,旅游产业不断兴起,仅2014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入境游客1.9万人,营业收入达40亿元。文化旅游不仅拉动内需,更是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2014年,全县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1.6758亿元,占全县GDP(104.63亿元)的1.60%,比2013年增长4158万元。文化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大,标志着我县文化产业已经开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2. 存在问题
我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县文化产业发展与丰富的文化资源相比,与建设文化强县的要求相比,与城乡居民文化精神需求相比,仍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
——公共
财政文化投入相对不足。文化产业发展资源整合不够,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力,文化产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乡文化发展不够均衡,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足。
——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具有**县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较少,文化精品力作不多,国家、省、市级著名文化品牌缺乏,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优势。
——文化产业总量偏小。整体实力不强,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有待优化,全县缺乏有影响的龙头文化企业,缺乏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缺乏有较大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率有待提高。
——文化与科技融合度较低。文化科技平台建设滞后,文化产业设备落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不足,文化产品创新和供给能力较弱,高端文化服务机构与领军文化人才严重匮乏。
三、**县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未来六年是**县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加速赶超”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县的关键阶段。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将从释放活力、夯实基础的蓄势待发阶段,进入改革创新、发展繁荣的跨越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1. 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关天经济区核心地带,东距西安100公里,西距宝鸡50公里,陇海铁路、西宝高铁、西宝高速、法汤高速、西宝中线和南线、姜眉公路等交通动脉贯穿县境,是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文化底蕴深厚。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青铜器之乡”,2003年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重器,被誉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秦将白起、蜀臣法正、唐医王焘、宋代大儒张载、共和国上将李达等历史名流辈出。
资源得天独厚。全县耕地40.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78.7%,森林覆盖率达63.26%,境内有渭河、霸王河等19条河流,被誉为关中“水龙头”。境内的秦岭主峰太白山享有“亚洲动物园”、“地质博物馆”、“生物基因库”等美称。地热资源丰富,其水温、水质、水量综合排名全国第三、陕西第一。红河谷被誉为“天然氧吧、自然空调”,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强县,荣获2013年“醉美陕西”最具人气旅游县域奖。
农业特色鲜明。“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猕猴桃、红提葡萄、草莓、大樱桃等各类特色水果30万亩,其中猕猴桃面积28.4万亩,猕猴桃批发市场是全国9大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是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唯一的无公害猕猴桃科技示范县、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和全省果业先进县、全省一县一业建设示范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领先关中。
工业实力雄厚。共有工业企业近4000户,规模以上企业52户,非公经济占到县域经济总量的71%,排名全省第一,被评为“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和“陕西经济最具影响力区域”。形成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纺织四大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了农夫山泉、华泽集团、联想集团、天人集团等一大批大企业、大集团,霸王河工业园被确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放区,常兴纺织工业园被列入省级重点建设工业园区。
城乡蓬勃发展。围绕构建“县区一体、山水同城”总体格局,加快推进全域城镇化,被确定为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区、关中大地园林化示范县及全省
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示范县建设,常兴镇跻身全国重点示范镇,汤峪镇荣获省级重点示范镇,横渠镇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镇。
社会事业发达。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专利工作重点县、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和全省首家教育强县、省级文明县城、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县、省级平安县和省级双拥模范县。
2. 面临挑战
——发展理念的羁绊。传统文化发展理念根深蒂固,科学的文化观尚未树立,文化发展视野不够开阔,少数干部群众思想不够解放,对发展文化产业认识不足,存在文化依附于政治、文化依附于经济的固化思维,过分强调文化的
意识形态属性,不愿、不敢、也不会谋划和发展文化产业。
——新旧_的磨擦。全县虽然完成了文化_改革重点任务,但传统的条块分割、部门分治的管理_机制尚未真正改革彻底,文化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尚未到位,改革遗留的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新旧_的矛盾亟需磨合化解,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挥_改革的成效尚需时日。
——市场主体的缺位。全县缺乏大型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集团,也缺少有竞争力的中小民营文化企业,现有的文化企业多数是家族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部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普遍缺乏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文化 ……(未完,全文共13678字,当前仅显示325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县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