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相关/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法制/政法武装/社会实践/>>正文

毕业论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具体路径

发表时间:2017/8/4 11:54:46
目录/提纲:……
一、公平正义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传统学说中的公平正义观
(二)西方思想中的公平正义观
二、实现社会公正离不开法治公正
(一)立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第一道堤坝
(二)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保护伞
三、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具体路径
……
毕业论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具体路径

社会公正是_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没有社会公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与稳定。“从价值的角度来看,_的本质在_初级阶段应当表现为对社会公平的重视。”而谈到社会公正,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法律。因为公正作为评价法律正当根据的价值标准早已深入人心,《管子•七法》中指出:“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法律也已成为公平、正义的代名词。因此,加强_法治建设,实现依法_,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显著特征和最为有效的途径,否则就等于将社会公正这座大厦立足于沙漠之上。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法律是一个以多元利益并存为基础的社会调节机制,是市场机制下国家权力调节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形式。只有运用法律手段,才能够平衡社会矛盾,才能够激励市场主体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进而从根本上消灭不和谐、不稳定的根源——贫穷。”
我们注意到,新时期的历次党代会对法治问题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_十五大确立了“依法_”的基本方略,_十六大将“依法_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_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3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手段解决问题,主张运用仁义、礼乐的方式去解决。为此,他严厉批评当时担任季氏家臣的冉有、子路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孔子认为,一个国或者一个家庭,不必怕财富不多,只怕分配不均;不必怕所属的民众太少,只怕没有安定的环境。若是财富分配公平了,民众就不会感到贫穷;境内和谐和睦,民众就不会少;社会安定有序,就不会被倾覆。果能如此,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以仁义礼乐的教化来吸引他们。他们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地安抚他们,让他们生活的安心。孟子发挥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有“恒产”才有“恒心”的观点,强调统治者要想取得持久稳定的民心,就要有固定的产业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制民之产”,使“黎民不饥不寒”,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实现“王道”政治的物质基础(《孟子•梁惠王上》)。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证明,一个社会的动荡不安,归根到底是由分配不公、_过大引发的。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平则鸣”,有时候公平正义确实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二)西方思想中的公平正义观
公平正义自古以来便是西方社会的首要_价值。在西方文化中,公平正义不仅是人们最最为看重的道德品质或德性之一,而且是社会赖以维系秩序和稳定的根本道德规范,是整个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伦理基础。在西方的国际化语言英语中,公平正义这一概念家族包含着justice(中文一般译作“正义”或“公正”)、right(“正当”或“正义”)、fairness(“公平”)、
impartiality(“不偏不倚”或“公正”)等语词,但其中的基本语词只有两个,即justice和fairness。根据权威的《简明牛津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英语justice和fairness及其中文对应词“正义”、“公正”与“公平”都是同义词,在日常语言中可以互换使用。
1、美德意义下的公平正义观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对师徒对于公平正义理论的阐述对后世包括近现代西方政治_产生了不可估计的影响。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对正义下了这么一个定义:“正义就是做应当做的事。”在这里,正义被理解成为了个人行为符合道德的要求。每一个人都需要按照道德所指示的,诚实地完成社会所赋予其的角色定位,以及完成社会所交付的任务。亚里士多德在《尼科马克伦理学》中首次提出了“校正正义”与“分配正义”。他认为,关乎于正义,实际上就是分配正义,涉及物品的分配方式。他的这一观点直至今日,还在被法哲学、法理学学界所关注与讨论。
2、新_主义视角下的公平正义观
二战后新_主义的旗帜性人物,约翰•罗尔斯的不朽著作《正义论》是现代语境下对公平正义理论的最佳的一个注脚。在其中,在无知之幕下的两大正义原则是其著作中最大的亮点: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_体系相容的类似_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并且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虽然对于无知之幕还有诸多争议,但是其把_、平等等价值要素加入正义理念中综合考虑,已经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根据其展开的逻辑顺延下去,公平正义就是社会的制度安排与权利、义务和权力、责任等实现契合式的吻合,达到一种每个人都希翼的合理状态。
二、实现社会公正离不开法治公正
实现社会公正离不开法治公正,中国的_法治建设更是呼唤法治公正。一般认为,法治公正由立法公正和司法公正两个方面组成,二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一)立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第一道堤坝
立法公正是实现法治公正的前提,法治本身能否实现公正,主要取决于法治所依据的法律本身是否公正。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这也就是说,立法公正的_是有法可依,并且是要有反映社会各阶层、各个方面、各个地域、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诉求,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良法和善法可依。这也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指出法治就是指:“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在马克思看来,“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_获得了一种与个 ……(未完,全文共6677字,当前仅显示234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毕业论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具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