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聚焦“产业振兴”,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1、依托土地确权成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持续增收
2、依托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唤醒农村沉睡的财富
3、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基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1、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2、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3、大力实施招才引智
三、聚焦“文化振兴”,以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为着力点,让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1、政府引导与公众参与并重
2、保护传承与整合利用并行
(三)科学规划与分步建设相统一
四、聚焦“生态振兴”,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根本,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聚焦“组织振兴”,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关键点,让村级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战斗堡垒
……
县2018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7000字
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尤其是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出台后,更是把该项工作放在全局战略高度,多次召开县委、政府常务会进行研究落实,并制定出台了《**县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良好开局。具体工作中,主要聚焦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要求抓落实、求实效。
一、聚焦“产业振兴”,以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当前,我县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粮租平衡确地方式”“确权确地再确股方式”等土地确权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为平台、以抵押物价值评估创新为配套、以设立风险补偿金为保障、以支农再贷款政策为激励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农村活力正在逐步焕发。
1、依托土地确权成果,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持续增收。一方面,通过确权和搭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促进了土地的规模流转,催生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176个,带动土地流转面积25.4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53.5%,已形成了以承包农户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家庭农场为支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8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支撑,我县以贴近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为原则,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方式,制定政策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才,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才。加大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培育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坚持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一件大事来抓,大规模开展了农民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近三年来,全县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余人次,培训对象主要为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以及青年农场主。全县共有种养大户576户,其中:种粮大户210户(承包土地面积100-700亩)、养猪大户216户、养鱼大户150户;家庭农场6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6个。
2、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自2012年以来连续6年保质保量完成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招生任务,累计招收“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357人,毕业241人,毕业率98.3%,为我县培育了一大批农村优秀实用人才。截至2017年底,已毕业的学员中有12人评为省优秀毕业生,有7人获“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希望的田野”奖学金;有13人被推荐到省农业大学继续本科学习。9月份,按照省市部署,我县又成立了“**县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吸收会员60余人,
财政一次性予以扶持3万元。
3、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在大学生村官方面,2008年以来,我县共选聘了123名大学生村官,其中,大专学历5名,本科学历117名(“985”1名),研究生1名。截止目前,除了55名通过考录到
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或自主择业的以外,其他55名服务期满考核称职的均进行了安置。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加大教师引入机制,确保了教师数的不断增加。通过面向社会招考、外县金溪籍回乡执教、接受安置免费师范生、“三支一扶”支教人员、“三定向”培养补充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2014年作为全省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试点县以来,我县创新机制,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从政策上保障了交流轮岗教师的待遇等问题,使城区学校教师向乡村中小学校流动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四年来,全县共有1059名校长和教师参与了交流轮岗,其中,城区教师交流到农村中学、中心小学、村小任教147人,充实了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了乡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我县教育均衡发展。在乡医生队伍建设方面,对村卫计室进行了提升,全县共建成136所标准化村卫计室(其中新建121所、改建3所、扩建12所),目前全部进驻营业,营业率100%。对全县乡村医生公开竞聘考试,共择优录聘了228名村医到村卫计室工作,对聘用乡村医生进行一体化管理,并且对受聘的乡村医生购买了社保。同时,我县还注重后备人员培养,自2016年全省实行农村卫计室订单定向培养工作以来,我县共推荐35名村卫计室订单定向的优秀学员到鄱阳卫校学习,学制四年,学成后充实到我县村医力量较薄弱的卫计室一线。在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方面,全县13个乡镇都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均有固定的站房,实现了“‘三权’归县”。每年选送了20余名农技员到江西农大、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及江西生物技术学院进行深造。按照江西省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工作要求,我县2017-2018年共有9名高中生被录取,毕业之后将分配到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工作。
三、聚焦“文化振兴”,以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为着力点,让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县是千年古邑,现有明清古建筑11633栋,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102个,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个、中国传统村落21个,江西省传统村落31个,被形象地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建筑博物馆”。为传承历史文脉,振兴千年古村,同时也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培育新动能,我县大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放大“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建筑博物馆”品牌效应,致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县”。
1、政府引导与公众参与并重。成立古村落保护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古村落保护工作,做到“五纳入”,即: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_创新,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引导村民以自治、“自保”的方式来保护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制定了“一村一档”、保底性投入、属地权属保护、古建筑维修奖励和“一人护一古村落”管护等诸多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机制,让古村落保护工作有迹可循、有人管护、有章可依(目前,全县共有古村落看护员和文保员79名)。成功在 “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申报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第二个项目落地县,并将在今后两年获得4000万元资金,对县内申报的数百栋老屋进行修缮。同 ……(未完,全文共7077字,当前仅显示248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县2018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7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