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经验交流/学习材料/申报材料/就业/科学发展/>>正文

工作交流材料:创新就业之路,夯实民生之本,构筑旗域经济发展新平台

发表时间:2019/11/20 21:33:12
目录/提纲:……
一、抓工作思路创新,建立健全城乡就业组织领导机制
二、抓思想观念转变,营造城乡就业良好氛围
三、抓特色经济发展,拓展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四、抓优惠政策落实,优化城乡就业环境
五、抓管理服务到位,完善城乡就业保障网络
……
创新就业之路 夯实民生之本 构筑旗域经济发展新平台

近年来,我旗从实践“__思想”_想,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紧紧围绕全旗经济发展大局,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全旗工作的重中之重,化压力为动力,变劣势为优势,举全旗之力夯实“民生之本”,城乡统筹破解“人往哪里走、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构筑了旗域经济发展新平台。近年来,我旗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88%,全旗安置城镇下岗业人员近万余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9625人。就业再就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旗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旗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抓工作思路创新,建立健全城乡就业组织领导机制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旗,多年来城乡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人力资源优势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创新抓就业工作的思路与方法,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用抓经济、抓发展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近年来,我旗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旗域经济发展的大局下思考和把握,结合实施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战略进行重新定位,努力形成三种理念:一是开发劳动力资源就是创造财富的理念,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合理配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0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三是在农村现场召开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会”,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四是结合技能培训,组建专业技能培训深入乡镇、村社讲解劳务输出知识。各乡镇也采取印发传单、办信息小报、召开信息发布会、欢送会、邀请外出工优秀人才现身说法等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教育,逐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克服“小富即安”、“唯有家乡好、不肯离亲人”等小农思想。五是在全旗总结推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典型事迹,编印了《全旗就业再就业典型材料汇编》,对**村十一社\**镇红柳地二社、**三社、**六社、**二七社等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先进典型进行了宣传推广,以点带面,带动全旗就业再就业工作。六是借助各类新闻媒体,营造舆论强势,大力宣传全旗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先进典型,引导人们树立全新就业观、致富观。邀请国家级专家、学者做就业专题讲座,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在推进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中,我旗最大的收获不仅在于转移了多少人、安置了多少人,更在于全旗上下形成了转变观念、人心思富、共谋发展的氛围。通过坚持不懈抓宣传,持之以恒抓引导,“就业也是生产力、就业就是硬道理”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全旗干部群众中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一是干部变了:旗委、政府领导像送子弟兵参军一样敲锣打鼓、佩戴大红花送打工者出行,旗委把礼堂让给就业局为农民工搞培训。二是农民变了:过去是穷人家的儿子被迫出去打工,现在是有本事的孩子才能进城找上工作。
三、抓特色经济发展,拓展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最好的办法,大发展大就业,不发展不就业,解决城乡就业问题必须依赖于发展。近年来,我旗始终致力于抓好第一要务,把打造旗域特色经济增长点作为抓实就业的着力点,加快实施“三化”互动战略、推进“七项产业化”工程,按照“龙头带、民营安、个人创、往外输、政府推”的思路,让农民变工人,农民变商人、农民变牧民,农民变市民,全方位开发就业岗位,多层次拓展劳动力转移渠道,努力搭建城乡就业的稳固平台。
一是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就业。近几年,我旗围绕七大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了力度空前的筑巢引凤工作,先后引进、蒙牛乳业、_屯河番茄酱加工、等国内知名企业,培育起**酒业、**木业、**脱水菜、**炒货等本地龙头企业。仅这些工业企业每年就能安排农民工六七千人。引进和培育的“七大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全部消化了原国有企业转制时的下岗职工,而且每年可安排农民工六七千人。
二是壮大民营企业拉动就业。我旗按照旗域经济民营化的思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上项目、上规模、上档次,鼓励农村种养加大户、经营业主大胆使用农民工,为农民开辟了“农忙种田、农闲打工”的致富门路。如我旗查干乡金达食品保鲜厂生产季节招收工人265人,其中招收本乡工人达250人左右。**流通大户**创办富生农副产品经营部,平均每年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0多人,其中15个常年在该企业务工,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
三是繁荣三产吸纳就业。近几年,我旗在优化一产、攻坚二产、繁荣三产目标指导下,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城乡劳动力灵活就业。
四是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农副产品流通业就地转移就业。我旗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快特色种植业和农副产品流通业的发展,是就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如**二社是一个典型的流通大社,全社80%的农户搞农副产品收购。2017年仅农产品收购一项收入达80多万元,非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六社通过实施星火花葵产业化,本社富余劳动力全部实现了就地转移,并且还安置周边村社富余劳动力400多人。在该社打工的富余劳动力每年总收入达180多万元,人均收入在3600元以上。随着星火花葵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个社参与流通的农户达到40多户,全社一年无闲人,群众四季忙挣钱,彻底改变了农村“六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的现象。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农副产品流通业,目前我旗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流通大户32户,年产品销售额14240万元,带动农户23990户。
五是依靠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转移劳动力。近几年我旗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畜牧大旗、产业化强旗,有效推动了劳动力就地转移。随着我旗“七大产业”的发展,全旗约有6000多人由种植业转移到了养殖业。如**二社是一个养牛大社,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大社。该社现有农户153,565人,奶牛470多头,2003年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随着奶牛业的发展,联丰二社家中的富余劳动力基本上外出打工,外出打工113人,年创收15万多元,人均收入1万多元。这100多名外出打工人员的260多亩土地均由社里的养牛大户或是其亲戚承包,仅此一项可为现有村民每人带来280 ……(未完,全文共7199字,当前仅显示252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工作交流材料:创新就业之路,夯实民生之本,构筑旗域经济发展新平台》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