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学习体会/学习材料/中秋节和国庆节专题/法律/经验交流/申报材料/>>正文

学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交流材料

发表时间:2022/9/28 11:13:24
目录/提纲:……
一、领导干部为什么学习宪法
二、宪法的概念及地位
三、宪法重点内容概述
(一)宪法结构概述
(二)宪法的重要内容
3、国家机构体系与原则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
四、第五次宪法修正案解读
(一)确立_、____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_位
(二)调整充实__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三)完善依法_和宪法实施举措
(四)充实完善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历程的内容
(五)充实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的内容
(六)充实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
(七)充实坚持和加强中国_全面领导的内容
(八)增加倡导__价值观的内容
(九)修改_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
(十)增加有关监察委员会的各项规定
五、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树立宪法权威
……
学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交流材料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法律,比如刑法、民法、诉讼法还有婚姻法等。在这些法律当中,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是统领其他法律的根本法律。如何理解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宪法在我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地位,我想分这样的几个层次跟大家进行交流。
一、领导干部为什么学习宪法
在讲座的开始,我想跟大家强调一下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学好宪法。
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跟不同的法律打交道,但是为什么学习宪法对我们领导干部来说是特别的重要呢?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其一,学习宪法有助于认识权力来源。宪法首先回答了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的来源问题。在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个宪法的基本原则。就是说我们每位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宪法授权的,人民通过宪法把权力授权给每一个干部,因此我们要用好手中的权力,就必须要了解宪法是如何把权力授权给干部的。这样知道了权力的来源才能用好宪法,用好权力,认真遵守宪法。
其二,学习宪法有助于为权力行使设定界限。宪法是一部规范权力的法律,同时也是对权力的限制和保障的法律。掌握了宪法的基本的知识、基本的制度我们不仅了解了权力的来源问题,同时也了解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如何行使的,通过什么程序来行使。另一个方面,掌握了宪法也是对每位领导干部行使职权的一种保障,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力,有一个天然的、充分的法律保障。
其三,学习宪法有助于树立宪法思维。大家知道,宪法是一部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在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我们每位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04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8年颁布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_共和国宪法》,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宪法体系中,体现了_宪法的基本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家当时没有制定宪法的基本条件,所以先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从1949年到1954年五年之间,调整了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_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_宪法。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_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面修改了1954年宪法,通过了1975年宪法。1975年宪法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把“_”中的许多错误理论和做法加以法律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国家生活的最高准则,这部宪法在内容上规定了大量的极“左”的内容,大幅度縮小了公民基本权利、_范围,条文数量及文字也锐减,仅30条4300余字,而且法律用语逻辑含混。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_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75年宪法进行了全面修改,通过了1978年宪法。1978年宪法共4章60条,它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1975年宪法中带有极“左”色彩的内容,如取消了“全面专政”的规定等,比1975年宪法前进了一步。
1982年9月,_十二大确定了全面开创_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略决策。为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对1978年宪法进行全面修改。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_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于1982年2月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讨论稿,经交付全民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并多次修改后,于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_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获得通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的第四部宪法,也是现行宪法。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_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1982年进行了修改,表决通过了第五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高瞻远瞩的决策和审时度势的举措:着眼_坚持和发展__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是时代必然、实践必要、法治必需。这部分我们稍后会以专题的形式提到,此处先不做赘述。
(二)宪法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那么,在了解了宪法的概念及历史变迁之后,我们来看一看宪法的地位。《宪法》在“序言”中对其的地位作了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们知道,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由具有不同功效的规范构成。宪法作为法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性质、反映的内容、调整目的和社会效果等方面具有法的基本特征。有人或许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刑法、民法、婚姻法之类的才是法,而宪法只是政治纲领或宣言,不具有法的属性。不善于从法的角度理解宪法,就没有把握宪法的性质与社会功能。实际上,宪法是法,具有法的属性,宪法规范是法规范的一种。在认识宪法的特性时,我们需要确立“宪法是法的”基本理念与思维,从法的角度分析宪法存在的形式与功能,善于在法律现象中发现宪法的价值,分析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宪法问题。从宪法与国家的关系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规定的内容具有根本性。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社会关系中最基本、最根本的问题,调整范围十分广泛。宪法通常规定了一个国家的国家性质、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国家_组织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标志等。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的特殊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通常要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在制定程序方面,一般设专门机关按照特定程序制定宪法;在修改程序方面,修改内容、修改时间、提议修改主体、修改权主体、修改程序等方面较之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比如,我国现行《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_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_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_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修改由_人大全体代表或_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过半数通过即可。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严格,一方面是为了使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并获得最高效力的正当性基础;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宪法的稳定性。
3.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具体表现在:宪法是一切立法活动的基础与依据,任何法律的制定,必须要根据宪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法律、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违宪的法律、法规是无效的。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本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并确定了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的原则,《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三、宪法重点内容概述
(一)宪法结构概述
(二)宪法的重要内容
宪法的内容丰富而又精炼,概括来说,主要包括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国家机构体系与原则等三大块内容。
1、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赋予各种基本制度以宪法的地位。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经济制度、政党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
(1)人民民 ……(未完,全文共12293字,当前仅显示292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学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交流材料》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