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二、坚持城乡统筹,推动协调融合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加大民生投入,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五、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抓牢抓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水平
……
**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巡视工作)
**县位于**市东南部,紧邻市主城区,境域面积481.5平方公里,辖6镇3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0.1万,是国家园林县城、**省文明县城、全省民营经济先进县。**始建于春秋,得名于北齐,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建县史,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注《礼记》的大小戴、宋代名相寇准等一批历史名人,孕育了**大地崇德尚礼、倡廉守信的儒风文化;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发生了**保卫战等可歌可泣的英勇
事迹,镌刻了**人民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红色基因;建国以来,**积极发展农业,棉花生产在全国闻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_、周恩来、刘少奇、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曾亲临**视察。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
二十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抓发展、惠民生、守底线”为工作主线,以“强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为工作保障,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城乡发展、社会事业、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204.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4.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650亿元,工业用电量11亿千瓦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453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949元,在全省绩效考核重点开发区类中排名第4。
一、狠抓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抓招商”的理念,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一是持续壮大企业主体。目前,全县共有规上企业121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2家,超5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122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电站建设项目,投资7.4亿元的园区道路、排水、供水、供气、蒸汽管网等设施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目前,全县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56家,2022年科技创新能力由B类县跃升为A类县。强化政策支持,对照国家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制定了“1+18”政策体系,包括185条具体措施;另外,还制定了“惠企助企11条”。累计为91家企业留抵退税9912万元;30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1551万元。落实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计划,开展科技赋能行动,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创新能力跃升;开展企业上市行动,梯次培育企业上市,现有上市挂牌企业11家,正在培育5家,第一梯队恒工,今年7月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第二梯队隆海、正大、隆海生物、银河轴承、鼎正重工。发挥好科技特派员作用,省下派我县12个特派员,主要来自**农大、**工程大学等院校,联系我县9家企业;我县选派了78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和6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到乡村和企业开展科技帮扶。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县
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组织企业家到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院校进行培训,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决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精神,在全县叫响“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进一步树牢服务意识,提升办事效率。今年,我们在全面承接落实**市优化营商环境25条措施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县优化营商环境12条措施。在市场环境上,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优化市场准入,降低企业成本,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激发民营企业的生机活力。加强人才保障,加大“引才”力度,在科研、待遇、住房等方面保障。在政务环境上,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强化项目包联服务,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项目一线,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并联审批、“容缺受理”“一网通办”等措施,压缩审批时限,在全市率先实行“拿地即开工”,提高了项目落地效率,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在金融环境上,我们为121家规上企业配备了“金融顾问”,每月到企业走访对接,解决企业资金问题,今年新增贷款力争突破30亿元。县财政对于涉企资金和上级专项资金,确保第一时间拨付。在法治环境上,坚决防范和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实行企业“宁静日”制度,每个月1-15号,除特殊要求外,执法部门一般不到企业执法。坚持柔性执法,对首次、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在信用环境上,围绕信用信息归集、信用分级分类、失信联合惩戒等重点,积极开展社会
诚信体系建设、政务诚信建设和企业信用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坚持城乡统筹,推动协调融合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
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提升县城品质。县城建成区面积20.2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12.5万,城镇化率48.12%,森林覆盖率30.12%。2022年,我们实施了总投资42亿元的老旧小区改造、排水管网改造、道路畅通工程、公园游园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停车场、便民市场、房地产建设等66项重点工程,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短板,被评为“**省洁净城市”,入围全省第二批“省级生态园林县城”试点县。今年,我们将聚焦“
十四五”期间建成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省级生态园林县城的目标,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老城功能品位,加快聚集新区人气商气,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一方面,深化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实施总投资195亿元的82个项目,重点实施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道路交通等工程,强化配套服务,补齐功能短板。我们即将实施的史庄村改造项目,位于新老城区结合部,总投资10亿元,计划拆迁15万平方米,建设20万平方米回迁房,同步配套建设公共设施。另一方面,加快县城新区建设。北京世纪京尧置业投资3.2亿元建设的星级生态度假宾馆即将正式营业,上海上亿集团投资8亿元的上亿浙**即将动工开建,投资5.1亿元的新世纪购物广场、投资3.6亿元的宫囍·龙凤呈祥等项目近期签约落地。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新区业态,提升新区人气商气。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国家粮食主产区,全县耕地面积5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7万亩,全县形成了棉花、粮食、蔬菜、养殖四大农业产业化链条,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27家,现代农业园区9家,“**草莓”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棉花”荣获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保障粮食安全,坚持党政同责,保耕地、保播种面积、保产能、保产量,2022年完成4.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小麦平均亩产515.7公斤,总产1.7亿公斤,均创历史新高,全省麦收“第一镰”连续多年在我县举行;玉米收获面积32.1万亩,平均亩产达到572公斤,总产1.8亿公斤;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智慧农业无人驾驶农场被列为全省试点;国家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亲临**视察,对我县农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打造特色产业,依托草莓升级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万亩高端精品示范区,提升质量效益,目前精品草莓种植面积达1.1万亩,亩均效益在3万元以上,年总产值达3.3亿元;食用菌栽种大棚1266个,年产平菇7000多万斤,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众人信公司列入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培育的“众信麦998”亩产981.1公斤,连续两年刷新全国纪录。今年,我们将围绕草莓、食用菌、黄秋葵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实施农村道路建设、厕所改造、街巷硬化等工程,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2022年,高标准打造了12个美丽乡村和4个精品村;完成100公里农村道路的改造提升,被列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完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转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有效遏制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全省优秀。目前,全县农村主街道硬化率100%,巷道硬化率90%以上;已有25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今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农村人居环 ……(未完,全文共7432字,当前仅显示342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巡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