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储能电站(设施)基本情况
二、储能电站(设施)火灾危险性分析
三、储能电站(设施)建设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家强制性消防标准滞后
二是关键“风险源”不在消防验收范围
三是标准执行不严格
一是灭火设施有效性待验证
二是未设置远程应急操作功能
四是团队消防管理水平不匹配
四、加强储能电站(设施)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一是强化立行立改
二是强化源头_
三是强化联动监管
四是强化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五是建立储能智库
六是提升专业应急救援能力
……
副省级城市新能源储能设施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报告
近年来,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频发,引起广泛社会关注,据公开报道,2017年以来,国内外陆续发生70余起储能设施、储能电站火灾事故。2021年4月16日,北京市大红门磷酸铁锂储能电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遇难、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2024年6月24日,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锂电池厂发生火灾,导致23人(19名中国公民)死亡,8人受伤。**市储能设施众多,火灾风险较大,未雨绸缪做好储能电站火灾防范刻不容缓。前期,笔者所在的**市消防救援支队会同市应急、发改、建委、**
供电公司,邀请相关专家,对部分**市储能电站进行了现场检查
调研,深入分析了其火灾危险性,提出了防范应对措施。
一、储能电站(设施)基本情况
目前,**市有储能电站18家,其中供电侧(储能站向电网供电)4家,用户侧14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60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系统,在集成、安装、调试、运行等过程中,现场人员如果操作失误或者现场处置不当,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2018年7月18日,镇江扬中储能电站在电池安装时错误连接正负极,引发火灾,火灾持续一周时间,才将其扑灭。另外是储能系统本身的因素,包括选型的电池是否通过相关安全标准,电池系统的健康状态、高压系统绝缘设计是否良好,也包括电池本身缺陷是否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置得当,也可能引发火灾、爆炸。最后是灭火救援方面,高效灭火药剂选择困难,也往往面临电池舱、电池模组结构将电池包裹,灭火药剂难以进入的难题,同时有爆炸、中毒的危险,给灭火救援带来很大困难。
三、储能电站(设施)建设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家强制性消防标准滞后。全国层面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0年出台《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企业团体标准。我省针对新能源产业快速情况,天津消防研究所、**省消防救援总队等单位共同起草了**省《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DB32T4682-2024),2024年2月发布、3月实施,将企业标准进行完善,上升为地方推荐性规范。但省标对建成的储能项目没有溯及力,对未建设的项目约束力不够。
二是关键“风险源”不在消防验收范围。储能电池舱关键“风险源”不在消防审核、验收(备案)范围,**、**、**、**供电侧储能电站四个项目,其中**、**储能电站对储能附属设施进行消防验收备案,储能电池舱不在备案范围;**、**尚在消防验收备案中。
三是标准执行不严格。一是灭火设施有效性待验证。根据2020年《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企业团体标准,电池预制舱内应设置固定自动灭火系统,应对电力储能用模块级磷酸铁锂电池实体进行火灾模拟试验验证,同时省标也做了强调。除**储能电站进行电池实体火灾模拟外,2024年开工建设的**、**、**储能电站,均未提供电池实体火灾模拟试验验证资料,不能验证电池舱现有灭火设施的灭火功效。二是未设置远程应急操作功能。企标和省标均要求,集控中心应设置消防远程集中监控系统,对本地区储能电站全部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设备实施远程应急操作。**、**、**储能电站均未实现远程操作这一功能,一旦发生火灾,需要现场人员和消防队员直接深入火灾、爆炸、有毒现场处置。前期,对储能电站电池模组进行过充实验,普通家用抽屉大小规格的电池模组发生火灾、然后爆炸,强度很大,致使外置的集装箱变形,4层实验厂房二三层的玻璃大部分被震碎。
四是团队消防管理水平不匹配。检查中发现**储能电站、**储能电站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未持证上岗,且对电池舱火灾、爆炸处置流程不掌握,消防泵电源控制柜处于手动状态。**储能电站、**储能电站、**储能电站、**储能电站均未签订消防设施维保协议,未派驻消防维保技术人员,不能与现场工作人员形成有力的应急处置力量。现场应急处置力量均由现场运维人员兼任,专业化能力不能满足新能源项目规范、快速处置程序的需求。
四、加强储能电站(设施)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一是强化立行立改。针对部分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未持证上岗,处置流程不掌握,消防泵电源控制柜处于 ……(未完,全文共3205字,当前仅显示168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副省级城市新能源储能设施火灾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