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为什么要讲好思政课?
(一)讲好思政课,事关民族复兴
(二)讲好思政课,事关青年成长
(三)讲好思政课,事关文明进步
二、思政课要办出怎样的效果?
(一)政治引导是基础
(二)价值塑造是关键
(三)真理传播是支撑
(四)思维培育是重任
(五)实践转化是归宿
三、思政课如何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一)必须立足新时代新征程
(二)必须对接新形势新任务
(三)必须打开新场景新局面
(四)必须打造新课程新体系
四、如何当好优秀思政课教师?
(一)政治要强
(二)情怀要深
(三)思维要新
(四)视野要广
(五)自律要严
……
“讲好大思政课 培育时代新人”交流发言材料
同学们、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有机会和老师们、同学们面对面坐在一起,以思政课的形式与大家交流思想、分享感悟。今天看到大家学校里面安心学习和工作,我感到十分高兴、非常欣慰。大家要知道,我之所以来给大家上思政课,是因为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象牙塔,更是党的教育主阵地。作为联系学校的分管干部,我必须要带头守好党的教育主阵地,引领老师们上好思政课,帮助同学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面,我以“讲好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几个方面的交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为什么要讲好思政课?
(一)讲好思政课,事关民族复兴。讲好思政课,要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认识准、理解透。在任何国家,“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都是教育绕不过去的“根本问题”。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小中大学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所以说,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90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这个过程必然需要一定的政治引导。能否发挥好这种政治引导功能,决定着思政课的成败。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灌输概念,而不能实现对青少年政治认同的有效引导,思政课就达不到其根本目的。
(二)价值塑造是关键。能否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决定着思政课的情怀和温度,而没有情怀和温度,思政课就只是冷冰冰的说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思政课不能标榜“价值中立”,脱离了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思政课教学就苍白无力,就难以打动人。从教学实践来看,思政课本质上是一个“共情”的过程。思政课教师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这种正能量一定会传递给学生,在学生中引起广泛的共鸣,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
(三)真理传播是支撑。强调思政课的政治性和价值性,并不意味着忽视其真理性和知识性。如果没有科学的知识作支撑,政治引导和价值塑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青少年的脑海并不是白纸一张,他们对社会问题、现实问题有很多思考,也有许许多多的困惑。对这些思考和困惑视而不见,甚至绕着走、躲着走,这是上好思政课的大敌。解决学生的困惑,关键是要掌握真理、运用真理,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四)思维培育是重任。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一门成功的思政课,通过教育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将是极为深刻和长远的。相反,如果一个思政课教师把课堂变成传播片面认识、肤浅观点、极端思维的场所,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可能在学生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涯中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五)实践转化是归宿。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思政课,也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体现实践性,把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目标和归宿。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就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近社会生活,走进真实
场景,用眼睛去观察,用言语去对话,用手去触摸,用脚去丈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读懂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让学生将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将学习奋斗的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最终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
三、思政课如何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今年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不断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八个“新”字,映射出思政课教师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奋斗逻辑和实践空间。
(一)必须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时代是最好的理论大讲堂,思政课的时代讲堂多大,青少年的思想根基就能筑多深。思政课教学涉及古今中外,但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且必须是新时代新征程。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胸怀大局,始终为服务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做好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各项事业的根本遵循,也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最大的道理。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必须说透新时代的“理”是“真理”,讲明新时代的“事”是“真事”,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讲好新时代伟大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不断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二)必须对接新形势新任务。越是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越需要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挺膺担当,就越需要思政课教师紧扣时代脉搏,紧跟党的脚步,在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上持续发力、主动担当。具体到每一节课,思政课教师要时时留意新时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青少年的思想认知更加多元,他们提出的问题比以前更深刻,甚至有些尖锐。比如,有学生曾在讲座现场提问:“法院、检察院强调服务大局,这会不会在司法实践中影响到司法公正?”由此可见,思政课教师必须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本领,经得起各种“为什么”的追问。
(三)必须打开新场景新局面。鲜活多元的社会场景,既是青少年的兴趣所在,又是“大思政课”的“小落脚点”。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知道自己“应该讲什么”,而且要清楚青少年“需要听什么”:既要坚持“内容为王”的黄金法则,也要创新思政课的言说方式,提升思政课的言说艺术 ……(未完,全文共5488字,当前仅显示252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讲好大思政课 培育时代新人”交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