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裁机制”促和谐 人民满意我争先
县“人民满意窗口”推荐单位法院立案庭速裁组典型材料
呼图壁县人民法院以“提高效率、节约资源、案结事了、促进和谐”为指导,推行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制,即在立案庭设立速裁调解庭,充分应用调解、速裁等快捷手段,推行“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机制,将调解工作前置,实现了案件纠纷化解率、审判质效率、人民满率“三赢”的社会效果。
一、推行繁简分流,启动速裁机制。
过去,人们一提到诉讼,不少人抱怨太累,程序复杂, 审限太长,跑法院累,等判决也累。一些本来争议不大的小纠纷,一纸诉状上去,也要等上个把月才能拿到判决。而案件数量多、审判力量不足也成为呼图壁县人民法院突现问题,因此,呼图壁县法院积极探索如何节约审判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审判管理_,在立案庭设置专门速裁组,对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标的不大的民商事简易案件,将案件审理时间前移到答辩期届满前,由立案庭速裁组的审判人员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6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领导小组,到2010年底,全县已建立乡(镇)、村、社区调委会82个,调解室82个。其中,村级63个,乡镇7个,社区及企事业单位12个;落实调委会成员476人。“三位一体”大调解机制已形成立体式框架结构。人民调解实行了村、镇两级终调制,即矛盾纠纷发生后,首先由纠纷发生地的村、社区调委会进行调处,如果化解未成攻即转入上一级的乡镇调委会再行调解,如仍化解未成,再转入诉讼程序。自2010年起,截止目前,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1834件,行政调解纠纷175件,司法调解纠纷1609件。其中委托人民调解员调解556件,诉讼中邀请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民商事案件148件,调解成功125件。
为落实我院大调解工作机制建设,开展好这一全新的诉调及非诉调解衔接工作机制,法院速裁组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外,工作重点就是开展诉前调解和庭前调解,由速裁组的工作人员对部分尚未立案的案件先行调解,或积极引导当事人先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通过诉前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争取做到“案未立,事已了”。对已受理的民间借贷、离婚、赡养、抚养,相邻关系等民事案件,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法院出函委托被告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由于呼图壁县人民法院立案庭依托全县大调解机制网络,积极推行诉调对接,强化巡回审判调解功能,大力推行并落实“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机制,使许多矛盾纠纷在法院外得以化解,大大缓解了法院的工作压力。使我院连续两年诉讼案件收案数持续下降,今年诉讼案件同比下降13.86%,民商事案件调解成功率已达71.88%,实现了无民转刑案件,无缠诉、积访等社会矛盾纠纷_事件,减轻了群众的诉累,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使3000余名群众感受到司法利民、快捷诉讼的改革成果,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该项工作得到呼图壁县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认可和赞扬。被自治区党委主办的杂志“今日新疆”以“三位一体”大调解调出和谐音为题专题报道,并在许多网站上转载。
三、做好速裁巡回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速裁巡回调解工作作为我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马背法庭”、“大丰法庭”被誉为呼图壁法院巡回审判工作的三驾马车,我院立案庭速裁组牢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以“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以及 “快立、快审、快结”的原则,特别是涉及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征地补偿费、相邻关系等几类矛盾易激化或及易引起上访的案件,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讲解诉前调解的好处,力争与调委会沟通、互动。另外,根据2012年呼图壁县法院对于诉前调解案件当庭履行的案件,不收取任何诉讼费用的新规定,尽最大努力建议当事人通过诉前协调化解纷争。
速裁组的干警们每天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深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走进居民的家中送达法律文书和就地巡回调解。把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精神送到了老百姓的身边。在这些工作人员中,窦永清同志家中有大病初愈的妻子需要照顾,审判员张素荣同志在分娩休假前几天还在坚守岗位,还有接过巡回调解任务接力棒的颜廷佐、李静蓉同志,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并没有使他们有片刻的犹豫,也从来没有成为他们停止工作的借口。速裁组的调解、送达、装订、归档等各项工作的成绩在院内排名中月月名列前茅。他们就是用这样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奋战在巡回办案的第一线,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深入到各村各户和各个社区,及时了解情况,排查纠纷,化解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他们的工作受到了院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认可,也得到了 ……(未完,全文共2927字,当前仅显示186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县“人民满意窗口”推荐单位法院立案庭速裁组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