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保存桌面 | 浏览足迹 | 会员增值  
到新文秘网首页
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法院/政法武装/毕业论文/文教论文/公司/企业讲话/民营招商/社会实践/规章制度/>>正文

法院论文: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困境及其解困路径

本文4积分 word文档下载 发表时间:2013/3/14 15:20:42 收藏此页 换稿提现 
目录/提纲:……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起源和主要内涵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起源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主要内涵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争议和理论基础
(一)公司社会责任正当性和虚假性之争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1、从“拟人化”视角论证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正当性
2、从“法哲学”高度论证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正当性
三、公司社会责任的困境和解困路径
(一)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困境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解困路径
1、公司社会责任是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结合体
3、公司社会责任的相对人是指与公司有某种利益关系的非股东利益相关者
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不足和强化
(一)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不足
1、从法律体系上解析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2、从公司内部体系上解析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3、从社会规制上解析我国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二)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体系的强化
1、从理论本身着手,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体系
2、从公司内部治理机构着手,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体系
3、从社会规制视角着手,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体系
……
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困境及其解困路径
法院论文: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困境及其解困路径

内容摘要:由于不同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不同角度地认识,使该理论产生了不同的概念标准和内涵界定,甚至有学者质疑该理论的正当性。然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合理的思想内核,可以从“拟人化”和“法哲学”等视角论证其理论基础的正当性。当前,该理论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和困境,如何选择正当的路径解析存在的争议和困境是完善理论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基础;解困路径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挑衅着传统公司绝对营利性,建立着公司的道德文明准则,引起了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界众多学者的争论。由于不同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不同角度地认识,使该理论产生了不同的概念标度和内涵界定,甚至有学者质疑该理论的正当性。当前,该理论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和困境,如何选择正当的路径解析存在的争议和困境是完善理论的重要步骤。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起源和主要内涵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起源
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起源,理论界一般都认为起源于美国。美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其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多德与伯利教授的著名论战,论战中首次提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其二是20世纪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5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司发生各种联系的其他利益相关_的利益和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负有一定的责任,即维护公司债权人、雇员、供应商、用户、消费者,当地住民的利益以及政府代表的税收利益、环保利益等。” 刘俊海先生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作为自己唯一存在的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以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 张士元先生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谋取自身及其股东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还要为其他利益关系人承担并履行某些方面的社会义务。”
显然,由于国内外各个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认识范畴和确认方法、标准的不同,对之概念表达和内涵界定都产生了一定的区别。 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理念: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争议和理论基础
(一)公司社会责任正当性和虚假性之争
关于公司社会责任是否具有正当性,各学者还有争论。有人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伪科学”,公司有且只有一个目的,即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反对的意见多少受到了亚当•斯密学说的影响,他指出,无数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在一只无形的手的指挥下,从事着对整个社会有益的经济活动。他在确认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和趋利避害的行为动机后确认了企业的私利性。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古典观经济学者反对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主张“企业有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就是按照游戏规则使用它的资源,从事增加利润的经营活动。”弗里德曼斥责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一种_社会里根本的破坏主义”,是“最坏社会的信条”。 韩国商法学者李哲松教授是另一位旗帜鲜明反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著名学者,他认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有违“企业乃纯粹的营利组织”这一本质,且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模糊,义务对象也笼统而不明确。 对公司社会责任抨击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公司目标的一元主义,而且也对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构建进行了否认。
然而社会经济学家却极力主张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正当性,并认为该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对社会文明和道德要求的期望。他们认为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并非总是一致的,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因此,公司不再只是对股东负责,而且必须要维护社会的利益。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基于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如“慈善原则”、“服务原则”以及“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追求“正义与秩序”的基本伦理价值观等,这些思想内核符合时代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
1、从“拟人化”视角论证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正当性。(1)固有性原则。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_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_和权利。”公司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在形式权利,追求利润的时候也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因此对社会责任的维护是公司的固有之意。(2)衡平性原则。个人的权利不能太大,权利也受到相应的限制。公司以其法人制度和有限责任等制度,在占据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影响这大量的人力市场、创造着大量的社会财富,并通过对各个领域的_和扩张,实现了对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一定程度的控制。基于此,为了抵制公司滥用权利,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有理由对其行为进行限制,要求其承担维护社会公益的责任。(3)回报性原则。公司在设立、活动、解散这一生存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诸多支持。公司不仅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和维护,而且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再则,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对社会造成诸多的侵害和威胁,比如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而这些威胁是由公众一起分担的;还有,公司在活动过程中支配着大量的公众和社会资源,假冒产品、不正当竞争、公司破产等都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风险。因此,根据回报性原则,公司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2、从“法哲学”高度论证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正当性。(1)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保护了社会财富,但是也导致了劳资对立等严重的社会后果。19世纪末期,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以德国耶林和美国庞德为代表的法学学者,矫正了公司目标一元化 ……(未完,全文共6825字,当前仅显示239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法院论文: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困境及其解困路径》
新文秘网温馨提示:
  上面为新文秘网原创文章,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加入正式会员方法:点此在线智能充值(自动瞬间开通) 或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如果已加入正式会员,请点此到本站首页填用户名和密码重新登陆,或者这里刷新此页试试
  如果您刚支付成功而忘记登陆账号,可这里用订单号找回。欢迎推荐本站给您的好友

   会员客服微信号:wm114cn
文章搜索

搜索方式:      
体裁专栏
行业专栏
节日专栏
时政专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投稿提现赚钱 | 写作指导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付款方法 | 免费加入会员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