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后进村”变为“后劲村”——村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先进经验材料
**市**镇新家村共有17个村小组,2**8人,**名党员,耕地面积2***亩,集体经济收入**00元,人均年纯收入**00元,人多地少,资源匮乏,集体经济薄弱,班子弱、人心散,近几年各项工作“稳”居全镇末位,是**镇名副其实的后进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后,市、镇、村三级因村制宜,开出了“五剂药方”,强势推进整顿转化工作,使这个“后进村”一跃而成“后劲村”,各项工作走向全镇前列。
抓住关键,选好一个带头人。村“两委”不团结、支部书记空缺1年多是该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根本原因。镇党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45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部,除对其支部建设进行指导外,还挤出资金2万元支持该村的组织活动及场所建设。
回应民声,解决一批突出问题。结合教育实践活动,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边整边改,让村民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一是修村部。通过上下争取资金,投入10多万元,对年久失修、设施陈旧、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的村部进行整体改造,让群众进得来、坐得下、办事有去处、活动有场所。二是通道路。一直以来,下彭村小组1公里左右的进村路又破又窄,村民出行非常不便。修路要经过另外一个村小组,需要损田、砍树、拆屋,导致阻力重重,1公里道路迟迟未修,群众怨气大。李建和带着村干部日夜上门,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做通了双方的思想工作,并采取村民自筹、各方捐助、立项争资等方式,筹措了30余万元,已经铺设好4.5米宽路基,即将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建学校。村干部带头捐款筹资,并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筹集资金12万多元,拆除了村级小学的危房,三层崭新的教学楼正拔地而起,年底即可竣工使用。四是治污染。该村猪场密度大,技术粗放,村民对猪场造成的污染反映非常强烈。新班子到位后,通过耐心细致做猪场老板的思想工作,终于将全村2900多平方米的11个猪场全部平稳拆除,治污效果明显,群众拍手称快。
因村制宜,找准一条发展路子。村党支部立足村情,确定了“1355”发展思路,紧扣“建设秀美乡村,实现强村富民”这一目标,抓实集贸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三个重点,力争村集体收入每年达到5万元,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500元。一是复兴村集贸市场。积极发挥该村毗邻锦江、四镇交汇、人口密集、水陆通畅的优势,重建一个集贸市场,方便物资交流,活跃本村经济,再现新家村千年古圩的风貌。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环村公路,解决村民出行难、出行慢问题;每个村小组设立垃圾处理中转站,根据需要在一定距离内设置垃圾桶,改变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净化
农村人居环境;出租空置集体公房,盘活村级固定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引导特色农业发展。实施园田化,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企业,解决农民就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立足长效,建立一套管理制度。该村注重以制度来管人、管物、管事,以此巩固扩大整顿效果,使村级管理逐步规范化、长效化。一是建立村干部值班制度,对 ……(未完,全文共2029字,当前仅显示129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村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