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升“四种意识”,着力消除安全思想松懈的“四大问题”“意识决定工作成败”
1、提升岗位责任意识,消除对上级部署不重视、不落实的问题
一是规章制定脱离实际
二是规章制度“只领不养”
三是未将有效规章转化为可执行的作业标准
2、提升风险忧患意识,消除安全相对稳定情况下思想麻痹的问题
3、提升风险警惕意识,消除不能预测防范安全风险的问题
一是对现象不重视
二是对问题不警惕
4、提升风险认知意识,消除发生问题不真正认知风险和吸取教训的问题
1、坚持问题在先,强化对潜在问题的思考和辨别能力
2、坚持原因在先,强化对安全风险的研判和分析能力
3、坚持责任在先,强化对风险问题的掌控和承责能力
4、坚持解决在先,强化对风险问题的消化和处置能力
三、确保“三个特性”,着力抓实现场作业标准化
1、确保真实性,抓实立标环节
一是缺乏可操作性
二是缺乏实用性
三是仍有死角
2、确保实效性,抓实学标环节
一是培训求快
二是考试求全
3、确保严肃性,抓实对标环节
一是不重视
二是不落实
三是不系统
1、强化专业管理,消灭客车厂修管理盲区
2、强化结合部管理,消灭路用车管理盲区
3、强化边缘部位管理,消灭管理人员人身安全盲区
……
关于新一轮安全基础强化和升华的调研报告
按照路局对新一轮安全基础强化和升华进行调研的要求,我们召开专题处务会,系统学习盛光祖总经理“3·17”
讲话和局长王占柱关于“五大要点”的解读;组成专题
调研组,进行集中座谈、调阅资料、现场检查,对照现状深挖问题,对症下药研究解决措施,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提升“四种意识”,着力消除安全思想松懈的“四大问题”“意识决定工作成败”。安全管理形势的平稳得益于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的提升。但车辆系统在安全形势长期平稳的情况下,安全思想意识严重滑坡,管理质量严重下滑,安全思想松懈导致管理质量下滑是我们当前最棘手的威胁。
1.提升岗位责任意识,消除对上级部署不重视、不落实的问题。爱岗敬业是一名干部应具备的职业操守,也是干成事业、干好工作的基本保证。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单位疏于对干部的管理和教育,部分干部的岗位责任意识下滑,专业科室的机关化作风严重,是导致机制空转、上级部署落实不下去的主要原因。2013年,车辆系统围绕“三化”建立了
规章制度管理平台,在实际运用中由于个别单位不重视、部分干部不落实,造成了“平台”虚设,未发挥出预期作用。一是规章制定脱离实际。制定的办法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1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制现场关键作业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对于卡控的质量、卡控中存在的问题,各级管理人员都不警惕,卡控图片中摩擦盘氧化、闸片油漆喷涂过多等问题层层失控、无人发现,导致这张名片背后掩盖了大量的真实问题。
4.提升风险认知意识,消除发生问题不真正认知风险和吸取教训的问题。车辆处始终坚持“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把主要精力和目光投注到动、客车身上,相反,对货车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三少两轻”:指导少、检查少、批评少,考核轻、追责轻。4个货车段因表面管理成绩斐然而洋洋得意,导致对安全风险认知和防范不够,多数管理人员在成绩面前盲目乐观,被表面上的风平浪静所迷惑,导致干部职工不同程度存在长时间不出问题就认知不到风险,发现不了问题就认为没有风险,发现问题也不主动防控风险的问题。
二、坚持“四个在先”,着力提升问题闭环管理的“四种能力”问题决定风险,解决了问题也就消除了风险。所以,必须越过风险和隐患消灭问题,而“四个在先”为我们提供了落实问题闭环管理的方法论,也是确保对问题先知先觉、切实解决的最有效手段,必须长期坚持。
1.坚持问题在先,强化对潜在问题的思考和辨别能力。
盛光祖总经理在“3·17”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是不发生问题看不到问题,如何加强正常情况下对潜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这点做得不够。从本次调研所发现的问题上看,也正如局长王占柱在解读盛光祖总经理讲话时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对问题没有知觉了。车辆系统主要表现在问题资源流失严重,部分单位没有将对规写实、质量鉴定、质量验收等问题纳入问题库,没有系统整合问题资源,无法形成对风险的系统分析。个别问题库中的问题仅分为管理问题、现场作业问题、质量问题、其他问题4类,缺乏设备安全、人身安全、职工两纪等问题最基本性质的分类,对分析和解决倾向性问题缺乏指导性和操作性。
2.坚持原因在先,强化对安全风险的研判和分析能力。
有问题不可怕,知而不避更可怕。发现问题不分析、不研判相当于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风险更是纸上谈兵。调研中发现,各单位普遍存在问题分析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症结找得不准,问题“睡大觉”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路局、车辆处、段三级问题库,但从日常对风险的分析和研判看,基本是采取一事一议和就事论事的做法,导致问题原因找得不准,未能达到根据月、季度研判的风险对现场进行警示和提示的目的。
3.坚持责任在先,强化对风险问题的掌控和承责能力。
“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而干部在责任,只有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的干部才能发现解决问题,干部履责、干部守则是“四个在先”的发动机。调研中发现,部分干部责任意识在下降,从对问题考核随意可见一斑,表现在干部对现场一些有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后果的“两违”、管理等问题考核标准不一致,有的是批评教育,有的是考核5至50分不等,有的问题连带管理责任的,也不对管理人员进行联挂考核。管理人员对可能导致风险和后果的问题敏感性不强、考核随意,认为没有构成后果就从轻发落,存在放一马的好人主义。由于在责任追究上的随意,导致对责任者和相关管理人员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不大,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职工的违章违纪和干部的失管失责行为。
4.坚持解决在先,强化对风险问题的消化和处置能力。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解决问题关系到问题闭环管理这个环画得圆不圆,也是评价一个单位管理水平、一个干部责任和能力的关键指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反复发生是车辆系统工作被动、思想纠结的主要原因。以沈阳车辆段为例,2014年被上级检查通报的质量问题1457件,占总数53.7%;“两违”问题658件,占总数27.5%。特别是上部设施质量问题和乘务员“两违”问题尤为突出,但段对问题始终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暴露出各级管理人员履职尽责不到位,对上级检查的问题重视不够,不真抓落实、不真抓整改,造成问题屡禁不止、重复发生。
三、确保“三个特性”,着力抓实现场作业标准化
“三个环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场作业标准化是“三化”的核心,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实现了现场作业标准化,问题才能越来越少,风险也就越来越少。所以,现场作业标准化必须一抓到底。
1.确保真实性,抓实立标环节。作业指导书是落实现场作业标准化的有效手段,也 ……(未完,全文共4505字,当前仅显示227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关于新一轮安全基础强化和升华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