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特色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三)坚持改革带动,创新驱动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五)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二)年度目标
四、重点工作
(一)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工程
(二)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示范工程
(三)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工程
(四)实施乡村生态振兴示范工程
(五)实施乡村组织振兴示范工程
(六)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双推进示范工程
五、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投入
(二)整合部门项目资金
(三)落实好设施农用地政策
(四)创新金融服务
(五)广泛吸纳社会力量
六、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2019年2月上旬)
(二)组织实施(2018年底—2020年12月)
(三)评估验收(2019年6月—2020年12月)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落实主体责任
(三)加强督导考核
……
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深入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和达标村创建工作,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_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
农村现代化,为推动我县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特色。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遵循规律,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或方案,反映黄河滩区和平原农区地域特点,体现农耕文明、红色基因传承、黄河民俗风情文化内涵等,并与产业、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规划相互衔接,做到使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要发挥政策项目资金的杠杆作用,逐步形成以集体和农民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社会各方支持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有条件的要积极运用市场机制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
(三)坚持改革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9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安火龙果名牌;依托金阳食用菌,把草坡、河道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陈安和、新寨等村庄要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多种多样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基地。
2.做强做大二三产业。加快乡镇创业园建设,依托乡镇创业园,发展壮大二三产业,着力推动卫生材料行业向健康产业拓展,在提升飘安、宇安等知名品牌基础上,打造鸿冉、荣贝得等健康产业品牌,力争每年健康产业产值高于上年3个百分点;壮大发展包装行业,扶持函泰、开元等5家包装企业做大做强;以蒲北食品为依托,在全国叫响“冰宇”品牌,由简单的农产品深加工向健康食材拓展;将历史文化研究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挥酎丰酒坊示范作用,推进酒酿造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把土地制度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振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3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示范村发展有1个以上优质小麦、优质花生、瓜果、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达标村建成1处以上特色种养业基地,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牵头领导:分管领导
实施单位:各行政村及相关部门
(二)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示范工程
1.实施在外人才返乡创业行动。建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信息库,设立返乡创业工作站,向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农民工成功创业人士,推荐乡村发展项目,提供全方位创业政策支持。开展返乡农民工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网络创业、电子商务等特色创业培训,引导他们回报家乡、投资家乡、发展家乡。
2.招聘乡村产业振兴合伙人。在现代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推动农村农业投资和科技成果转化,允许“合伙人”通过合同约定,享有乡村项目开发等优先权,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并在人才工程项目评选等方面给予适度的倾斜。
3.畅通各界人士报效乡梓渠道。鼓励支持企业家、创业者或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等,积极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引导长垣籍企业家、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济文化能人等_,以投资兴业、援建项目、助学助教、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多种方式反哺家乡、报效家乡。
4.创新乡土人才培育机制。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新型农民技能提升计划,发挥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作用,三年分级分类培训500人次,不断提升其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
5.制定支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和回归的优惠政策。靠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愿意留在农村、建设家乡、回报乡村的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吸引和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技能人才通过各种方式回馈家乡故里;支持乡村建设,鼓励、支持优秀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打造一支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干部队伍。要设立支农基金,通过奖励激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牵头领导:分管领导
实施单位:各行政村及相关部门
(三)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工程
1.实施农村思想道德教育行动。要以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办“新时代讲习所”,每年举办镇级不少于10次、村级不少于4次的讲习活动,每季度开展1次以上乡村家庭道德教育、选树宣传乡村振兴榜样、乡村德法相伴活动,培育乡贤文化、提升农民科学素养、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工作,强化农村群众价值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科学知识,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2.实施优秀乡土文化挖掘传承行动。针对农村房屋建设缺乏规划,传统民居受到严重破坏,农村建筑风貌逐渐消失,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力问题,要组织开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编制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保护利用规划,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民间传统工艺发展、促进地方戏曲创新发展、引导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深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让乡土文化、农耕文化活在田间地头,体现时代气息。
3.实施乡村文化设施升级行动。各乡镇(街道)要以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乡村全覆盖、加强基层电影放映厅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要举办成届的特色品牌活动,各村每年开展5次以上群众文体活动。推进达标文化站建设,设置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有条件的村设置文化馆、图书馆服务点。每个行政村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七个一”标准进行建设,并设有文化活动室、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数字资源室,做好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工作。
4.实施乡村移风易俗行动。要引导各村坚持问题导向、破立并举,注重分类治理、标本兼治,实施以“十抵制十提倡”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行动,有效治理农村不良社会风气,持续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5.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宣传和舆论引导。有条件的镇村庄,要推出家训馆、建设家训墙、打造家训街,展示当地优秀家风家训。在镇区和村社宣传栏设立“乡村振兴榜样”展示墙,定期公示和展示先进典型
事迹;设立“失德曝光台”,组织村妇联和巾帼志愿者、老党员、热心村民组建“美德劝导员”队伍,对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劝导。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乡贤家庭设立“乡贤堂 ……(未完,全文共7924字,当前仅显示278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