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巧用“加法”,解好“1+1>2”不等式,释放叠加效应
二、巧用“减法”,解好“1-1>0”不等式,补强木桶效应
三、巧用“乘法”,解好“1*1>1”不等式,激发乘数效应
四、巧用除法,解好“1÷1>1”不等式,催生裂变效应
……
用“加减乘除”解好不等式 为**州绿色发展破好题
**州是全域贫困地区,肩负着全省1/5贫困人口脱贫的重担,面临着地方
财政自给率仅为22%的困境,面对着占居全省12.91%的版图面积但GDP总量仅为全省2.2%、人均GDP仅为全省31.7%的发展“落差”。突破贫穷之苦和发展之困的出路在哪里?新一届州委、州政府立足实际,牢记省委支持**州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殷殷嘱托,始终高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旗帜,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好绿色发展“辩证法”,解好“加减乘除”不等式,激活“四大效应”,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一、巧用“加法”,解好“1+1>2”不等式,释放叠加效应
发展不够、发展不快是**最大的州情,加快发展是405万**儿女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巧用“加法”,释放“1+1>2”不等式的叠加效应,走后发赶超之路。
一是做好“绿色+”。绿色是**的“底色”,生态是**的“生命”,10.74万亿元的生态价值,更是**州绿色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优势所在。州委、州政府以_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要指示为遵循,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跑好绿色发展“接力棒”。州委七届四次全会作出了《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4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家全域旅游示范州为契机,着力构建大旅游格局。第一,实行“旅游+全域”。坚持以景区的标准打造城区,做优做强旅游城市,以高A级景区为龙头,做精做大旅游景区,以风情小镇、特色村寨等为支点,做美做特旅游乡村,并以一线串珠方式将分散的景点整合成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增强配套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形成“全要素、全链条、全空间、全程化、全天候、全体验、全媒体”的“全域旅游”体系,形成“处处是景、时时可游”的大旅游格局。第二,实行“旅游+全产业链”。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推动观光旅游向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并重转变。紧紧抓住商品购物这个旅游经济最活跃最具增长力的要素,创作更多“**好礼”延伸产业链,吸引更多潜在消费_。第三,实行“旅游+扶贫”。按照“旅游是扶贫的金翅膀、扶贫是旅游的主战场”的理念,坚持以景区发展推动精准扶贫、以乡村旅游带动精准扶贫、以特色民宿驱动精准扶贫、以文旅融合引领精准扶贫、以养生度假助力精准扶贫、以创业就业实施精准扶贫,直接带动10万人从业,间接带动相关行业40万余人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三是做好“融合+”。坚持绿色发展“一盘棋”思想,做到地域共建、共享、共同发展,产业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第一,推进“4+4”区域融合。**州北强南弱的发展格局由来已久。**年,北四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南四县的1.94倍、2.87倍、2.49倍,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急需扭转。州委、州政府加强上层设计,坚持南北共进,推动南4县和北4县平衡发展,因地制宜做好区域互补、错位发展的大文章,不断提升区域融合发展水平,打造并驾齐驱、比翼齐飞的命运共同体。第二,推进“1+8”园区融合。打破州域经济发展地缘限制,探索州城与各县市联动发展机制,集中力量高位推进“1+8”园区建设,差异化引进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入园,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条,构建优势产业集群,寻找错位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第三,推进“123”产业融合。**三次产业比为20:35.7:44.3,一产业占比偏大,二产业发育不足,三产业支撑不够的局面亟待改善。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实际,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夯实产业基础、强化智力支撑、打造质量品牌、完善公共服务,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大力优化产业结构,让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推动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一体化延伸,促进一二三产业在融合中互为支撑、共同壮大。
二、巧用“减法”,解好“1-1>0”不等式,补强木桶效应
坚持将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解好“1-1>0”不等式,把减法做成加法,以退为进补齐“木桶”短板,坚决守住底线安全。
一是在贫困人口上做减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年,**州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29个、贫困人口109.85万,贫困发生率30.6%。截至目前,**州仍留存建档立卡贫困村315个、贫困人口40.9万人,贫困发生率11.6%,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全省6.8个百分点。贫困规模大、贫困程度深、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决战脱贫攻坚成为全州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_总书记“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扶贫思想,坚持在脱贫攻坚战一线践行“四个意识”,集中力量办大事,州、县、乡三级党政“一把手”挂帅脱贫攻坚指挥部抓脱贫,全州60%以上的干部力量投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组建“尖刀班”吃住在村抓脱贫。全州2438个“尖刀班”21454人在脱贫攻坚火线“攻城拔寨”,并创新“八个到村到户”扶贫工作法,得到省委肯定。**年,全州整合资金72.67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年预计将达74亿元。
二是在环境污染上做减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境内有“两江一山”(长江、清江和武陵山),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州委、州政府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大趋势,摒弃“以发展之需破坏生态、借保护生态之名行不抓发展之实、守着金山银山要饭吃”等“非此即彼”的路子,找到保护与开发的“黄金分割点”,将绿色发展作为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始终不渝守住生态底线,决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招商引资决不“捡到篮里都是菜”,凡是“三高五不”(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不强、贡献度不大 ……(未完,全文共8692字,当前仅显示237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用“加减乘除”解好不等式 为州绿色发展破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