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是全员孕情摸排
二是_好重点人群
二、落实全程孕情管理,强化妊娠风险筛查
(一)落实早孕建卡
(二)落实妊娠风险筛查
(三)落实高危妊娠专案管理
(四)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信息“双报告”制度
三、落实全员孕情走访,强化督导检查
四、强化应急保障,严守安全底线
(一)完善应急措施
(二)提升急救能力
五、加强健康教育,强化保健意识
六、主动履职担当,强化考核问责
(一)进一步健全网络
(二)进一步明确职责
(三)进一步强化考核
……
县卫健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计生办、卫生院,县直卫生健康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全县孕产妇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妊娠风险评估,加强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切实保障母婴安全。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加强产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鄂卫办通【2021】41号)、《市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全县工作实际,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加强全员孕情摸排,强化源头_
一是全员孕情摸排。各乡镇、村(社区)要继续完善育龄妇女工作台账,每季度对辖区内所有育龄妇女逐一进行摸排,全面了解婚、孕、育、流动等基础信息。对未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育龄妇女或流出人口纳入本地重点管理。各乡镇每季度要将本辖区育龄妇女孕情排查情况按时上报县局人口家庭股 。
二是_好重点人群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8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对每次接诊的所有孕产妇进行高危妊娠风险评估,不论既往是否进行过妊娠风险评估,都需要综合病史、检查结果变化、病情变化、孕周变化等进行综合评估,动态调整风险等级,规范记录,采取干预措施。将妊娠风险因素和评估颜色分级结果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中,同时在“ **省妇幼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相应模块中录入或更新记录,做好个案登记和追踪随访工作。
(三)落实高危妊娠专案管理。各地要对每例高危妊娠全程实行动态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建立专门档案。乡镇卫生院(包括 县中医医院)要落实专人包保,对红、紫色高危孕妇,各医疗卫生单位业务副院长作为包保领导,要切实担起责任,全程参与管理。确保急救绿色通递随时畅通,确保每个孕妇都能够安全住院分挽。
(四)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信息“双报告”制度。各医疗保健机构门诊医生对风险评估分级为 “橙色”“红色”的孕产妇,应填写《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及时向各医疗保健机构妇幼保健管理部门和医务部门报告,医务部门、妇幼保健管理部门再向分管领导报告,分管领导将“橙色”在3日内、“红色”在24 小时内向县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县卫生健康局报告。如孕产妇妊娠风险分类由低级别升级为“橙色” 或“红色”,须按上述要求上报。
县级三家医疗机构每月底将筛查出的高危妊娠信息上报县局人口家庭股,其它乡镇筛查出来的非本辖区的高危妊娠信息也要及时上报县局人口家庭股,危急情况要随时上报。县局人口家庭股要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各乡镇计生办和卫生院,同时随机进行电话抽查或入户随访。
三、落实全员孕情走访,强化督导检查
建立孕情全员走访制度,县妇幼保健院、各乡镇卫生院要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对辖区孕产妇开展全员大走访,确保乡镇和村(社区)妇女计生委员、妇幼保健员与高危孕妇见面率达 100 %,县妇幼保健院与重点高危孕妇见面率不低于80 %。县卫生健康局将孕情走访情况作为评定县妇幼保健院、各乡镇卫生院年终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强化应急保障,严守安全底线
(一)完善应急措施。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村(社区)要进一步完善母婴安全保障工作预案,加强领导,压实责任,落实人员、车辆和急救设施设备,加强应急演练。对预产期临近的高危孕产妇,乡镇卫生院要增加随访和电话联系频次,主动掌握气象、交通及地质灾害信息,提前做好临产准备。对居住偏远、交通不便且临近预产期的,及时
动员到县级医疗机构提前待产,遇紧急情况要及时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县卫健局分管领导
汇报,多方联动,动员各方力量,开辟绿色通递,确保孕妇能够及时转运和有效处理。
(二)提升急救能力。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孕产妇急救能力建设,强化产科、儿科等学科建设,加强多学科协作配合,切实提升孕产妇急救水平。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危急重症孕产妇急 救中心,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急救水平,切实担负起救治职责,筑牢孕产妇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 县 120 急救中心要科学精准调度,指导做好院前急救,危急重症孕产妇一律送县人民医院;县血站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孕产妇急 ……(未完,全文共3234字,当前仅显示163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县卫健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