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试点先行引领集体经济发展
(二)引资上项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三)脱贫攻坚助力集体经济发展
(四)改革创新激发集体经济发展
(五)加强党建保障集体经济发展
二、发展类型
(一)资产租赁型
(二)资源盘活型
(三)产业带动型
(四)服务输出型
(五)扶贫开发型
(六)公司发展型
(七)抱团发展型
(八)支部、能人带动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对策建议
……
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专题调研报告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也是引领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市农经中心等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多次组织专人到各县区开展专题
调研。现将有关情况
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后开展了
财政扶持试点、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党组织“三基”建设等重点工作,出台了《**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长组通字〔**〕11号),为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年撤并行政村后,行政村为3084个,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破零”,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124个,1-5万元以下的村466个,5-10万元的村1537个,10-50万元的村788个,50-100万元的村91个,100万元以上的村78个,村集体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试点先行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市、县组织部门发挥总抓作用,会同财政、农经、扶贫等部门,从**年开始,先后在6个县,153个村开展扶持壮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累计拨付中央、省、市资金10417.5万元。乡村两级干部制定方案,上项目、投资金、引人才、狠抓落实。在**年和**年试点的5个县60个村,利用试点扶持资金6000万元,发展村集体项目47个,全年总收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5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组织的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发展类型
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实践中,全市上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资产租赁型。村集体使用自有资金、政府扶持资金或者征地拆迁补偿资金,建设或购买标准厂房、商铺、办公楼宇,发展经营性资产租赁经济,获取稳定的经营性收入。该模式主要集中在各县区城中村、已实施拆迁安置的社区大部分选择这种模式。如**区麟绛镇**村利用城中村的地理优势,2009年将占地10亩的原办公楼拆除,投资4900余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的**商贸楼。通过外出招商,将商贸楼租赁给**客都商贸集团,年租金355万元。同时,将闲置的**小学进行了修缮并对外出租,每年可为集体增收15万元。在**物流园区内投资230余万元修建物业楼一座, 该物业楼为集体资产,年租金收入为10万元。到目前,该村集体收入为380余万元。
(二)资源盘活型。村集体利用自有的、未承包到户的集体资源性资产,如集体土地、四荒地、山林、经济林果等资源性资产,对外出租发包,赚取承包租金;或者受农户委托统一对外流转土地资源,赚取流转交易管理服务费用等。该模式主要集中在农业主导的村,通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承包地土地确权工作,90%的村集体都有资源性资产。如**县**乡**村入股**县**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实施旅游扶贫,**村将集体山林、道路、村民旧居等资源、资产折股400万元入股,开发建设了接待楼、环形跑马场、多功能马厩、热气球升降场、鸽子广场、停车场、农家乐,实现了农旅对接,每年按收益分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三)产业带动型。村集体依托本村资源优势,选定某些特色明显的强村富民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并逐渐发展形成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成为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带动型的村社一般原有产业基础较好或在某段时间取得先发优势,并在后期不断做大做强、形成特色。如**区振兴村积极引导农户把承包土地、林地的经营权转化为股权,入股鑫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土地共计6331亩,村民每年可获取1000元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另算。其次是整合利用各类资源资金,包括闲置的各类房产设施、集体建设用地等,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相应产业,建成各类游乐设施10余处。同时,振兴村与马刨泉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就荒山开发达成协议,确定荒山由景区开发,景区送10%的旅游股份给振兴村民,鼓励家家搞旅游,极大地激发了全体村民参与文化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振兴村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0余万元,**年12月29日,振兴村正式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四)服务输出型。村集体利用靠近开发区、农业园区、大型居住小区的优势,成立服务团队或公司,为企业、园区、居民小区提供各种生产性、生活性有偿服务,通过组织劳务获得一定收入。如**区**镇**村利用项目开发建设配套服务需求,创办与其相匹配的劳动服务实体,村集体于**年成立**建筑维修公司,注册资金11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建筑维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保洁家政服务、装卸搬运劳力等服务,当年实现盈利20余万元,带动就业20人。
(五)扶贫开发型。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主要依靠政府帮扶资金,建设光伏发电、投资入股龙头企业或其他经营主体,获取一定的稳定性经营性收入。该模式村主要集中在**、**、**、**、**等五个县的贫困村。这类村的主要特点是村级稳定性收入来源较少,大多缺乏资产资源,需要政府政策资金扶持。如**县抓住国家扶持新能源发展的机遇,引进**集团先进光伏产业技术,截至**年底,全县已有129个村建立光伏电站,村均增收 10万元。还借力龙头企业,把产业资金入股到**、**紫团、郭氏羊汤、欢乐太行谷、**集团、**等企业,既确保了资金安全,年底还能按照6—10%的的比例获得分红收益。企业注入资金,农村增加收入。**年,**县384个村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集体经济平均增加5.2万元。
(六)公司发展型。村集体利用自有资金或资产(土地、厂房等)入股,投资组建企业或公司直接进行生产经营,以获取经营利润。该模式的特点是村社直接从事生产经营,且一般组建专业化团队,实行公司化运作。如**县**乡长征村集体成立合欢本草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中药材及深加工产业;**县中峪乡龙头村集体建立榨油厂,生产各类食用油20万斤,可产生收益60万元。
(七)抱团发展型。引导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的村社改变“单打独斗”经营方式,通过采取镇村联合、村村联合或村级投资入股等联合抱团发展方式,共同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如**县**镇利用本地区域优势与传统特色产业,采用“一个公司+三个合作社”模式,牵头建设了覆盖全镇24个行政村311户936人的“四大扶贫基地”(包括万张绿色蔬菜专业种植扶贫基地、常河河岸红薯专业种植扶贫基地、恒信绿色蔬菜专业种植扶贫基地和天喜农业养殖扶贫基地),年底产生收益按2:8比 ……(未完,全文共7664字,当前仅显示269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专题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