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制约问题分析
(一)人员力量、思想认识问题
(二)基层基础、支撑保障问题
(三)工作质效、品牌打造问题
二、主要对策措施
(一)确立“三高”理念,强化思想自觉,解决好关工委工作要不要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二)推进“三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解决好关工委工作能不能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三)坚持“三式”并举,提升质效品牌,解决好关工委工作怎么样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
关于制约区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为了推动市关工委和区委部署要求落地见效, 7月份,区关工委对各镇街、系统及成员单位开展问卷调查,结合走访
调研情况,形成制约**区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制约问题分析
本次调研收到调查问卷202份,经汇总分析,制约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三大问题:
(一)人员力量、思想认识问题。事业成败,关键在人。37.13%的问卷认为,关工委工作能否高质量发展,最首要的还是人的问题。一方面,各级关工委主任、秘书长都是兼职,工作精力、时间难以保证,特别是部分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履职不到位,成了“挂名常务”,基层关工委驻会人员大都“有工作就去”,与“驻会办公、承担日常工作、常态化履职尽责”的要求不相符合,与关工委承担的重要责任和繁重任务不相适应。作为关工委工作主体的“五老”,队伍数量规模不够,质量有待提高。**现有在册“五老”近3000名,约占总人口的0.6%,与市(区)“五老”数据库人数稳定在总人口1%左右的要求还有差距;“五老”中有专业技能或特长的人才偏少,整体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少数基层关工委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学习不深入,对中办国办及省市区委出台的《意见》《条例》《规则》等重要文件领会不深刻,对新时代关工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87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作相对滞后。活动缺乏影响力。“五老”参加关爱帮扶青少年活动零散单干的现象比较多,活动组织化程度不够高,活动内容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关爱项目上,活动规模层次效果都需要进一步拓展提升。品牌建设需发力。我区社区帮教、“四点半课堂”、带法回家、“五老”工作室等传统工作有特色、有亮点,但特色不浓、品牌不响;各级关工委每年组织的活动不少,但缺乏系统思维、创新举措,尚未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特色品牌。
二、主要对策措施
(一)确立“三高”理念,强化思想自觉,解决好关工委工作要不要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1.政治站位高,把关工委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关心下一代工作是薪火相传、造福未来的光辉事业。做好这项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社会性很强,倍受社会广泛关注的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二十大、_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高对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使命、工作特点、运行规律、工作方向和主要任务的认识,自觉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关工委工作当作一项以爱润心、以德修身的崇高事业来做,不断增强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2.重视程度高,把关工委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来抓。把学习贯彻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各级党政组织要全面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确保把关工委工作纳
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评、把关工委经费纳入
财政预算、把关工干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做到组织同步设置、制度同步完善、活动同步谋划、建设同步推进、考评同步实施。各级关工委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统筹资源力量,全力推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3.目标定位高,把关工委工作放到全市大局中谋划。今年是**区“关工委工作整体提升年”,一方面,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意见》《规则》为统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重点任务,既保持传统优势又创造新的特色,既让青少年有获得感幸福感又让“五老”有成就感荣誉感,既做好**工作又服务全市大局,努力提升**关工委工作对内满意度和对外贡献度。另一方面,要按照市关工委和区委的要求,强化市区一体、主城区主担当意识,奋力实现市关工委提出的**关工委工作要“体现全市最好水平、代表**最佳形象、成为**‘第一窗口’”的工作要求和区委提出的“确保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奋斗目标。
(二)推进“三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解决好关工委工作能不能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1.组织建设常态化。以“五有五好”关工委和“五好五老”队伍建设为抓手,同步推进区、镇街、系统、成员单位关工委“双五好”建设。组织班子建设突出补短板。注重发挥民营经济、农业系统关工委牵头指导作用,推动民营企业和农业经济(经营)组织关工委工作落到实处,调优配强基层村(社区)、学校、较大企事业单位关工委班子,确保常态化规范化运行。“五老”队伍建设注重挖潜力。在摸清“五老”底数基础上,通过思想引导、组织
动员、骨干带动以及团队凝聚、活动凝聚、载体凝聚、事业凝聚等途径,落实政治上给荣誉、业务上给指导、工作上给支持、生活上给关怀“四给”政策措施,完善“五老”常态化补充和有序退出机制,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结构合理的“五老”队伍;认真落实区《“五老”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五老”志愿服务团队建设运行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强“五老”志愿服务团队专业化体系化建设,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
2.阵地建设规范化。推进“一网两站一室一基地”规范化建设。加强“网上关工委”建设,探索“互联网+”模式,用好市关工网站,健全**关工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阵地,做到网上互动、上下联动,打造立体化常态化、线上线下融合互促的工作平台。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同办站、资源共享,满足基本、逐步改善”的思路,抓好区校外辅导总站和直属分站建设,启动镇街、村(社区)关工委校外辅导站(点)建设,形成覆盖区、镇街、村(社区)的校外教育辅导站网络。对标“有班子队伍、有阵地载体、有经费保障、有机制制度、有资料台账”和“班子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制度执行好、关爱活动好、社会效果好”标准,全面落实**区《关于推进全区公安关爱工作站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合力推动公安关爱工作站整体上台阶、各站有特色。抓好镇街、村(社区)关工委“五老”工作室建设,鼓励社会上有专业特长、名望较高的“五老”人才,领衔创办专 ……(未完,全文共4882字,当前仅显示246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关于制约区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