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消防/公安/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关于微型消防站建设规范化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4/2/23 10:51:25
目录/提纲:……
一、微型消防站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一)微型消防站是当前火灾现实斗争的迫切需要
(二)微型消防站是应急救援力量的有效组成部分
(三)微型消防站是落实消防主体责任的具体体现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值守响应时限难以达到标准
(二)到场处置行动不规范
(三)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
(四)薪酬保障没有同步跟进
三、对策措施与工作建议
(一)找准微型消防站的职能定位
(二)编制贴近实战的灭火应急预案
(三)健全微型消防站运行保障机制
……
关于微型消防站建设规范化的几点思考

为满足火灾防控的现实需要,**市出台地方标准《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从微型消防站的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初期火灾处置、消防宣传培训等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南港工业区社会单位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具备设置微型消防站的现实需求,通过在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技能培训和运行保障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分析,为其他区域推进微型消防站工作提供参考。
一、微型消防站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一)微型消防站是当前火灾现实斗争的迫切需要。微型消防站最基本的要求是“有人、有器材、有战斗力”,主要目的是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微型消防站的救援力量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控制火情,组织疏散,快速处置或控制火灾蔓延,并组织人员疏散。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54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站,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化消防救援力量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微型消防站对区域、社区、单位覆盖率还严重不足。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值守响应时限难以达到标准。按照《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微型站要做到“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扑救、5分钟协同作战”,但是实战拉动测试中,大部分企业微型消防站难以达标。一是在人员编配上,一部分为企业安保人员,一部分为一线员工,安保人员一般除2名值守以外,其余人员在厂区巡查,一线员工分散于企业各个部位,响应速度慢,到场时间久。二是在器材放置方面,一些重要防护器材一般集中放置在微型站内,队员需要先到微型站穿戴器材才能赶赴现场。由于以上两点原因,队员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需要从岗位到达微型站穿戴器材,然后再奔赴现场,从实际测试看,安保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时间普遍在5~7分钟,员工到达现场时间要更久。
(二)到场处置行动不规范。到场处置行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不能根据现场火情正确穿戴防护装备,一些微型站队员没有穿戴空气呼吸器和防护服就进入厂房内部进行侦察灭火;二是技能操法不熟练,部分队员不能正确有效使用灭火器、灭火毯、室内消火栓等常规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协同配合能力不强;三是对于灭火之外的程序不熟悉,存在着报告现场情况不及时、未进行现场警戒、现场疏散清点不到位、未安排人员接应消防队等问题。到场处置不规范,其实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暴露出微型消防站日常训练演练工作开展不扎实,实战化训练较少,业务轮训覆盖率偏低等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消防部门对于微型消防站的建设帮扶不够精准。
(三)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微型消防站是过去单位内部义务消防组织的升级版,是顺应新时代单位消防工作需要的必然产物,从掌握情况看,微型消防站的站长与队员均是一人多职,甚至承担不同岗位的职责,队员普遍年龄较大,一半持有消防设施操作员或相当资格以上证书,持有消防员资格证的队员不足五分之一。人员资质能力问题突出,很难确保微型消防站真正发挥检查巡查、灭火救援、宣传培训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单位对微型消防站认识不够,建站定位不高,在硬件建设上,愿意花几万块钱选房间买设备,在人员配置上,往往先凑齐人数再说,没有考虑单位安全需求、个人综合能力、长远培养发展等因素。
(四)薪酬保障没有同步跟进。微型消防站队员由企业员工和安保人员兼任,与单位其他员工相比,面临的工作责任更重、危险性更大、工作任务更多,而微型消防站人员的薪酬待遇与其他员工没有明显差别,没有与危险相对应的意外保险。国家层面的伤亡抚恤政策对微型消防站人员又不太适用,致使微型消防站队员在应急救援时面对危险有所顾忌,不能及时处置一些能够被扑救的比较大的初期火灾,同时,随着工作任务增加,一些人又难以适应严格的工作要求,出现消极懈怠,一部分有资质的队员会放弃工作。
三、对策措 ……(未完,全文共3007字,当前仅显示151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关于微型消防站建设规范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