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二、汉川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成果
(一)理清了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工作思路
(二)农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三)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不断壮大
(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
(五)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
(六)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七)农产品加工业突破性发展
(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典型案例分析
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一)准确定位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民数量必然大幅减少
2、农民素质必然显著提高
(二)准确定位土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业要安全,耕地必须安全
2、土地要流转,经营权属必须明晰
3、土地就是机器,基地就是工厂
4、耕地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后勤装备部”
(三)土地规模基地化
(四)特色产品品牌化
(五)管理模式公司化
(六)安全质量标准化
(七)生产方式机械化
(八)工农效益共赢化
……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
汉川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
一 、汉川市基本情况
汉川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武汉城市圈核心层,素有“江汉明珠”、“鱼米之乡”的美誉。国土面积166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97.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34万亩。总人口113万人,
农村人口82.3万人,占总人口的72.8%。全市辖26个乡镇场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92个行政村。初步预计,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工业增加值129亿元,农业总产值73亿元;
财政收入1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商品零售总额11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7500元。
汉川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生产基地,家禽出笼、蔬菜产量全省第一、水产品产量全省第三。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畜牧大县、全省水产大县、全省“三农 ”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09、2010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先进县(市)。前两天,我市成功承办了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暨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大会交流
发言。
二、汉川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成果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4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抓手,重点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上下功夫,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下功夫。
(二)农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近几年来,汉川市大力实施汉江干堤、汉北河堤除险加固工程,提高了防洪保安标准,还积极推进汉川泵站、庙头泵站等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和深沟大渠疏洗工程,提高了排涝抗灾能力。今年,我市全力战胜_的三季连旱和旱涝急转灾害,“遇灾不见灾”,再一次展示我市加强水利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2010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市财政每年最少整合投入资金500万元,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组织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农水”工程投资投劳,大力开展渠道疏洗清淤、塘堰新建改造、泵站更新改造、涵闸整险加固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使我市的基本农田达到了“排得出、灌得进、蓄得住”的效果。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市把加快推进高产农田建设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申报并争取了国家、省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24个、资金3.5亿元,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25.5万亩。今年,我市又争取到中央、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项目10个,总投资近2.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18.5万亩。
(三)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不断壮大。
全市现已巩固和发展优质稻板块55万亩、优质棉板块25万亩、“双低”油菜板块35万亩、无公害蔬菜板块30万亩、名特优水产品板块30万亩、速生丰产林板块25万亩。
(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
有一句顺口溜说得很形象:“一家三、四口,耕地五、六亩,分散七、八处。”这样的土地经营承包格局,很难做出高效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必由之路。日益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催生了汉川土地规模化的应运而生。我们重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要求所有乡镇都必须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窗口,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规范、有序流转土地,积极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并鼓励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采取代耕、季节性流转等方式,搞好冬闲田开发。目前,我市土地规范化流转面积已近30万亩,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0万亩以上,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8%和10.5%。
(五)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深入推进。
着力推进标准化、无公害种养业发展,加快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大力开展农产品原产地认证,目前建成了11万亩无公害水产核心片带,30万亩无公害蔬菜,我市有36个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刁汊湖”鳜鱼、莲子和“温氏”黄鸡等18个农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依托温氏家禽、温氏畜牧、韩集永祥鸭业、沉湖
诚信蛋鸭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截至目前,我市已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户3000多户,其中,年出笼家禽1万只以上的养殖户达1000余户,生猪、蛋鸡、肉鸭等标准化养殖场已达130多家,规模养殖户饲养量占全市饲养总量的80%以上,我市家禽年出笼量超过4000万只,连续7年居全省第一位。
(六)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针对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较多、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上升较快、应用农业机械的内在动力增强的实际,我们用足、用活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5.3万千瓦、大中型耕整机4428台(套)、联合收割机925台(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比2005年提高18.5个百分点。
(七)农产品加工业突破性发展。
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紧邻特大城市武汉的区位优势,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总体要求,紧盯建设农产品加工“300亿县市、百亿园区”的工作目标(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前三位是仙桃、东西湖、汉川,其中仙桃农产品加工产值已突破300亿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基地、兴园区、壮龙头、抓服务,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式发展,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目前,全市已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26家,元至10月加工产值近200亿元。
(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未完,全文共8691字,当前仅显示237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汉川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