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保存桌面 | 浏览足迹 | 会员增值  
到新文秘网首页
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农村/新农村/农业讲话/财政/劳动保障/会议致辞/会议主持/会议发言/>>正文

在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6积分 word文档下载 发表时间:2025/6/17 8:27:18 收藏此页 换稿提现 
目录/提纲:……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支撑
(三)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实践
二、正视存在问题,准确把握当前财政保障工作的短板与不足
(一)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区域分配不均衡
(二)资金监管存在漏洞,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三)项目绩效管理薄弱,长效机制尚未健全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工作
(一)早谋划、早行动,把好项目申请关,筑牢资金争取基础
一是加强项目前期谋划
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三是做好资金配套方案
(二)严制度、抓规范,把好资金监管关,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一是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资金拨付和使用监管
三是强化项目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监管
(三)出实招、抓实效,把好项目推进关,提升治理综合效益
一是建立项目推进协调机制
二是加强项目绩效管理
三是推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财政保障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
在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总结当前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措施,以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区)财政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乡镇财政所负责人。刚才,*县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很到位、很有针对性,对后续工作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思路,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_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村黑臭水体不仅破坏水生态环境,还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从全国数据来看,根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数量仍达1.2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83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用在刀刃上,能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为其他民生领域资金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二、正视存在问题,准确把握当前财政保障工作的短板与不足

(一)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区域分配不均衡

尽管我市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上已投入一定资金,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据测算,全面完成我市现存187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预计需要资金12亿元,而2024年全市各级财政实际投入仅为3.5亿元,资金缺口达8.5亿元。同时,资金区域分配不均衡问题突出。经济发达的*区、县财政投入相对充足,治理进度较快,2024年分别完成年度治理任务的90%和85%;而部分经济薄弱地区,如县、*区,由于自身财力有限,财政投入不足,治理进度缓慢,仅完成年度任务的40%和35%,严重影响全市整体治理进度。

(二)资金监管存在漏洞,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有的项目单位对资金使用规定执行不严格,存在违规列支、超范围使用资金等问题。在2024年的专项检查中,发现*乡镇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将部分资金用于与项目无关的办公设备购置,涉及金额30万元。此外,资金拨付不及时也影响了项目进度。部分县区财政由于资金调度困难,未能及时将资金拨付至项目单位,导致一些项目因资金短缺而停工。例如,*区某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因资金延迟拨付2个月,工程进度滞后,增加了建设成本约50万元。

(三)项目绩效管理薄弱,长效机制尚未健全

目前,部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项目建成后,缺乏有效的后续维护和管理资金,导致设施闲置、运行效率低下。如*镇2022年建成的污水处理站,由于后续运维资金不足,设备老化严重,2024年实际处理污水量仅为设计处理量的40%。同时,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对资金使用效果、项目实施效益等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估,无法为后续资金分配和项目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在已完成治理的项目中,仅有30%开展了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也未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工作

(一)早谋划、早行动,把好项目申请关,筑牢资金争取基础

一是加强项目前期谋划。各县(区)财政部门要会同生态环境部门,立足本地实际,按照“成熟一个、储备一个”的原则,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规划。组织专业团队对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深入论证,重点围绕治理技术路线、预期效益、资金需求等方面,编制高质量的项目实施方案。例如,*县在2024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申报中,邀请专家对项目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改,最终成功入选省级试点,获得省级财政资金支持2000万元,为全市树立了典范。

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密切关注国家和省级政策动态,加强与上级财政、生态环境部门的沟通对接,及时了解资金申报要求和时间节点。建立常态化的汇报机制,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我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展和成效,争取获得更多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2025年,全市计划申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15个,力争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4亿元以上。同时,鼓励各县(区)探索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通过PPP模式、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治理。

三是做好资金配套方案。各县(区)要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比例,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于纳入国家和省级试点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建立配套资金台账,对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对未按时足额配套资金的县区,在年度财政考核中予以扣分,并暂停相关项目资金申报资格。

(二)严制度、抓规范,把好资金监管关,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一是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细化《2024年*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资金管理细则》。明确资金管理职责,建立财政部门、生态环境部门、项目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规范资金分配流程,按照“因素法+项目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黑臭水体数量、治理难度、人口密度等因素,科学分配资金。例如,对水体面积大、污染程度重的地区适当提高资金分配比例,确保资金分配公平合理。

二是加强资金拨付和使用监管。建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资金 ……(未完,全文共5069字,当前仅显示233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在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财政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新文秘网温馨提示:
  上面为新文秘网原创文章,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加入正式会员方法:点此在线智能充值(自动瞬间开通) 或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如果已加入正式会员,请点此到本站首页填用户名和密码重新登陆,或者这里刷新此页试试
  如果您刚支付成功而忘记登陆账号,可这里用订单号找回。欢迎推荐本站给您的好友

   会员客服微信号:wm114cn
文章搜索

搜索方式:      
体裁专栏
行业专栏
节日专栏
时政专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投稿提现赚钱 | 写作指导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付款方法 | 免费加入会员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