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引言2
二、城市化质量的含义2
三、文献回顾3
四、南通地区五个县级市城市化质量的实证分析4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4
(二)数据的预处理5
(三)实证分析5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11
(一)结论11
(二)政策建议12
一、引言
二、城市化质量的含义
三、文献回顾
四、南通地区五个县级市城市化质量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二)数据的预处理
(三)实证分析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ds 1
一、引言 2
二、城市化质量的含义 2
三、文献回顾 3
四、南通地区五个县级市城市化质量的实证分析 4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4
(二)数据的预处理 5
(三)实证分析 5
1.主成分分析 6
2.因子分析 7
3.计算因子得分函数 8
4.计算综合得分 9
5.聚类分析 10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11
(一)结论 11
(二)政策建议 12
参考文献 14
毕业
论文:南通地区五个县级市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
摘要:本文以南通市范围内的五个县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的数据,从“经济实力,人民生活质量,文化、医疗、教育、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这四个方面来构建城市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得出五个县级市的城市化质量评价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的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海门,启东,海安,如东和如皋。根据各个影响因素所对应的因子得分来分析各个县级市的优势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以此为依据来提出建议。
关键词:南通五县级市,城市化质量,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ive county-level city in Nantong City,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1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江靠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和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级市苏州隔江对望,号称“中国近代第一城”。在09年之前,南通一直划分为六县一市,分别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和南通市区,民间一直有种说法南三县与北三县,即按照地理位置来划分,处于东南部的海门,启东和通州为南三县,而偏西北的如皋,如东和海安为北三县,但在09年的时候通州变市为区,被划入南通市区辖属范围打破了这种格局,由此南通进入五县一市时代。
南通地区南北县经济差异明显。在2010年的中国百强县排名中,海门,启东排名相对靠前,而如皋,如东和海安则相对较后,海门排名第36,启东排名第52,如东排名第87,海安排名第97,而如皋则没有进入这份榜单。
本文旨在对南通地区辖属五个县级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比较五县之间城市化质量的差别,并进行实证分析,这样才能够充分反应南通辖属区域内五个县级市的城市化质量的具体情况,找出它们之间的差距,并对其提出政策意见。
之所以不将南通城区和通州列入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南通市区作为整个南通城区所在地,是整个南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其城市化程度远远领先于其余的辖属县市,和辖属县市的城市化质量没有可比之处,因此不将其列入研究对象。
第二,在2009年的时候通州被划入南通市区,从其地域上看,通州从三面环抱南通城区,在经济,人民生活,交通等各个方面都与南通城区实现了无缝对接,南三县的说法早已名存实亡,因此也没有必要将其列为研究对象。
二、城市化质量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聚集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而这一般都是基于城市化发展表象的描述,城市化发展的本质内涵需要由城市化的质量来确定。城市化质量实质上是城市现代化的水平, 它是指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 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与城市合拍并逐渐融入其中的程度。就提高城市化质量的要求来说, 第一,是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 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因素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靠拢最为看重的要素之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表明, 在工业化初期, 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对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具有直接的提升作用, 但是当工业化进入中期之后, 产业结构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 也就是说, 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之后, 对城市化发展起主导作用的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第二,是为城市居民和将要移居到城市的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人是城市的主体, 只有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到城市生活和工作, 第三产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更高的就业属性, 因此,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越高的城市, 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第三,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社会,加快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注重人才的培养, 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逐渐成为城市化推进不竭的动力。第四,将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经济,人才相关的方面做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文化,卫生,环境等,这些都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软件实力,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的过程较为看重的几项要素。做到以上四个方面相互支持,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将为进城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良好的工资待遇, 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又为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奠定了经济基础, 为改善城市的环境卫生,文化,教育等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从而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城市化质量。
三、文献回顾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城市质量做为研究的重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来分析和评价城市化质量。王珏 以2009年长三角洲16个城市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基础,从城市化发展的整体状况出发,选取了反映长三角各城市发展情况的一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长三角16个城市的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袁晓玲,王霄,何维炜,陈跃 分析了大量研究城市化质量的文章,从这些文章中选取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根据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陕西省10个地级城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采用了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来简化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分比较分析。王家庭,唐袁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城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得出:我国城市化整体质量偏低,而且表现出明显的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空间差异趋势。国家城建总队 综合分析了我国的发展状况 ……(未完,全文共10772字,当前仅显示256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毕业论文:南通地区五个县级市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