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引言4
(一)概念阐述4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4
(三)数据来源5
(四)变量说明5
(一)相关性分析6
(二)模型建立7
(三)参数估计7
(四)显著性检验8
(一)序列相关的修正9
(二)滞后变量的修正13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21
(一)财政收入与GDP确实存在线性相关关系21
(二)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21
(三)三大产业合理有序发展22
(四)正确处理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22
一、引言
(一)概念阐述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三)数据来源
(四)变量说明
二、模型建立与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二)模型建立
(三)参数估计
(四)显著性检验
三、模型修正
(二)滞后变量的修正
四、模型的深入研究
计算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整理后见附二
对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做折线趋势图(如图四):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财政收入与GDP确实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二)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三)三大产业合理有序发展
(四)正确处理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
……
目 录
摘要 3
一、引言 4
(一)概念阐述 4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4
(三)数据来源 5
(四)变量说明 5
二、模型建立与分析 5
(一)相关性分析 6
(二)模型建立 7
(三)参数估计 7
(四)显著性检验 8
三、模型修正 9
(一)序列相关的修正 9
(二)滞后变量的修正 13
四、模型的深入研究 18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21
(一)
财政收入与GDP确实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21
(二)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21
(三)三大产业合理有序发展 22
(四)正确处理财政收入与GDP 的关系 22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我国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是众多经济指标中的两个关键性指标,思考和研究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并正确把握,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1978-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和国内总产值的变化,对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回归分析,以及财政收入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回归分析,量化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重要程度。并通过对各个产业的影响趋势分析,推断经济发展的趋势,并提出合理建议,推动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回归分析
Abstract: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8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一、引言
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是众多经济指标中的两个关键性指标,是一个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和“显示器”。思考和研究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并正确把握,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阐述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国家或者政府为了保证其职能的实现,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或者社会产品价值,凭借其权力进行占有的过程,占有的这部分应该为整个社会生产的部分剩余价值,也是反映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结构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
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由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服务业等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构成,它是反映和评价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财政收入是保证国家有效运转的经济基础,在一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财政通过税收和各种收费等形式筹集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而扩大的财政收入又以各种形式的政府支出来调节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可以这样说,从建国到现在,中国经济正是在财政收入、政府支出的循环往复中得到快速发展的。
财政收入规模与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总体上呈增长趋势,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规模达到83101.51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了73倍多,33个年份中的财政收入均表现为正增长。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为满足财政收入的大量增加,1999年中国财政收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年财政收入规模突破1万亿元,2003年超过2万亿元,2010年已经超过8万亿元。显然,中国财政收入绝对规模的增长幅度越来越明显。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逐年增加。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2亿元,到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规模,2010年,中国GDP达401202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110倍。
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收入和GDP之间作相关性分析以及对国内生产总值细化与财政收入的总量情况、增长情况、比例关系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 得出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
(三)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资料(1978-2010《统计年鉴》),并适当加工整理而成。本文使用软件为EViews4.0和E*CEL软件。详细数据见附一。
(四)变量说明
根据相关资料,通常认为财政收入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函数,现对变量作如下说明(见表1)。
表1 变量说明
财政收入 Financial revenue(F)
第一产业 *1
第一产业 *2
第一产业 *3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二、模型建立与分析
本文将财政收入(F)作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讨论,建立模型。
(一)相关性分析
首先,对财政收入F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作散点图(如图一、图二),可以很直观地观测到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并且二者变化方向一致性较强,因此推断二者存在一定线性相关。
图一 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散点图
图二 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散点图
为了验证上述的观测结论,计算得到国内生产总值(GDP)与财政收入(F)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r=0.9908,该相关系数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相关分析的结果验证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与财政总收入(F)这两个变量存在高度依赖的线性相关。
(二)模型建立
根据散点图观测到的轨迹分布规律和相关分析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财政收入(F)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内在规律,现以财政收入(F)为因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为自变量,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
F=α+β*GDP+μ
其中,α、β为回归系数,μ为随机变量。
(三)参数估计
以我国1978-2010年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作为样本观察值,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通过软件EViews4.0对上述模型总体回归系数α和β进行估计,可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表2 我国1978-2010年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回归系数表
Included observations: 33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316.446 679.1864 -3.410619 0.0018
GDP 0.198073 0.004861 40.74412 0.0000
得到如下方程:
(-3.4106) (40.7441)
其中 , ,F=1660.084,P=0,DW=0.1021,弹性系数(即β)为0.198073,表示我国GDP每增加1亿元的产值,财政收入可增加1980.73万元。
(四)显著性检验
先对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 ……(未完,全文共15387字,当前仅显示276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毕业论文:我国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