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基本状况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二是乡村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三是振兴要素短板突出
二、思考建议
一要打好脱贫攻坚首战
二要优化空间规划布局
一是做好_
二是突出乡村特色
三是尊重乡土风貌
三是夯实特色产业根基
一是培育特色
二是做大龙头
三是产业融合
四要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一是育文明示范
二是定村规民约
三是种特色文化
五要扩大资源要素供给
一是广聚“人气”
二是积极创新
三是加大投入
……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和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国家和省市也相继制定了实施意见和中长期规划,为新时代我国农业
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围绕完成脱贫摘帽和实现绿色振兴,作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年底,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增长##%。
一、基本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三农”改革发展,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重大改观, 农民获得感显著提升,为全县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色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特色农业倍增计划,大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户增收。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全县发展茶园##万亩、中药材##万亩,新发展油茶##万多亩,生态养殖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1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先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脱贫攻坚取得极其显著成效。农村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文化、乡村治理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村级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特困救助等标准稳步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土地预征收三项改革试点,腾退复垦宅基地#万余亩,挂牌交易#万多亩、交易额##多亿元;征收集体土地##宗####亩,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宗、交易#宗。整县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改革红利惠及所有行政村。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在全##率先建成##体系,引进##机构##家,创新推出“五位一体”、“金徽通”、“助保金”、“扶贫快捷贷”、“税融通”等##余项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室、助农取款点实现村级全覆盖。实施全省首个特色农业脱贫保险试点,##个特色农林产品纳入保险范围。积极开展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新增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万人。
同时,全县农业农村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小散弱,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不高。二是乡村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乡村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乡村发展区域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集体经济强村占比仅为#.##%,集体经济总体薄弱。三是振兴要素短板突出。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稳定脱贫任务繁重;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且整体素质不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滞后, 乡村振兴人才严重匮乏;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建设亟待强化。
二、思考建议
作为##县、##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摘帽和乡村振兴,是“两步并做一步走”,机遇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打好脱贫攻坚首战。贫困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最大短板,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仗”。可以说,不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也无从谈起。在####年之前,我县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实现稳定脱贫。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脱贫奔小康长效机制,特别要重视因病返贫发生,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产业和就业“造血”功能,完善政策、资金等“输血”功能,健全“失血”社会兜底救助,实现户有主业、人有技能、家有风貌,激活家庭细胞,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优化空间规划布局。乡村振兴必须绘好蓝图,坚持生态优、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科学布局。一是做好_。确保乡村振兴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村镇)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精准对接,必须通盘考虑村庄、农田、林园、水利、道路、供水、
供电、供气等布局,做到“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干到底。特别要坚持和优化村庄布点规划,重点引导人口向中心村庄集中,解决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问题。二是突出乡村特色。规划必须接地气,体现乡村自然资源、人文地理、乡风乡俗等特色,因势利导,因村制宜,不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不过分追求“高标准”、“高统一”。三是尊重乡土风貌。乡村振兴不能盲目模仿“城市”,也不能大拆大建,要做好保护修缮提升,要保护和延续乡村的历史遗存、生态风貌和传统文化,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是夯实特色产业根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关键,产业兴、 ……(未完,全文共3974字,当前仅显示200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