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基本情况
二、存在问题
一是政策体系不够健全
二是部门衔接配合不畅
三是资源要素保障不够
一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理想
二是农村公立敬老院服务质量不高
三是普惠性养老机构缺乏
四是医养结合推进缓慢
一是养老服务管理力量薄弱
二是养老护理人员招工难
三是专业人才匮乏
一是为老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不够到位
二是适老化改造不够全面
三是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不实
四是“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五是企业养老保险未能做到应保尽保
六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亟需加强
七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不高
三、相关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二要理顺养老服务工作领导_
三要修编完善养老服务专项规划
四要加强政策引领和制度保障
一要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二要全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
三要科学合理发展机构养老
四要推进养老服务智能化发展
五要推进家庭养老
一要持续深化医养结合
二要支持专业护理院建设
三要加强医疗保障服务
一要选优配强养老服务管理队伍
二要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培训
三要提升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待遇水平
四要发展助老志愿服务组织
一要加大适老化改造力度
二要大力化解“数字鸿沟”
三要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政策
四要加快发展老年教育
……
关于全区养老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要点安排,9月上旬以来,调研组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现场走访、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能力和供给水平。
目前全区建成养老机构18家,机构养老床位1852张,护理床位数达1326张。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3.4万名政府补贴对象、普惠对象开展助餐、助浴、助洁等服务,为1千多户特困、低保等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建立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1家,日间照料中心4家,老年人助浴点17家。开展“三大整治”“三大文化”行动,敬老院基础建设得到提升。推进医疗养老融合发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有老年病房,全区医疗机构共有康复护理床位477张。励才医院、**卫生院等7家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65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求潜力巨大,但由于服务理念转变不快、社会力量参与不多、运营投入来源不足,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质态不佳,服务时间没有做到全天候,服务内容没有做到精细化,服务功能没有做到全发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与老人真实需求存在偏差,未能有效精准对接,助餐、助浴等服务难以推广。二是
农村公立敬老院服务质量不高。目前全区农村敬老院13家,床位1218张,入住特困供养、社会老人714人,床位闲置较多。三是普惠性养老机构缺乏。机构养老是保障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方式。全区除兜底保障的13家公办敬老院外,只有5家是民办或公办民营养老机构面向社会招收寄养老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普惠性护理院缺少,中天护理院床位供不应求、甚至“一床难求”。四是医养结合推进缓慢。绝大部分养老机构护理能力不足,医疗水平有待提高。现全区护理型养老机构只有3家,7家转型医养结合基层卫生院运转不正常,床位入住率不足,3家敬老院医护人员还未配备到位,社区医养结合推广不足。
(三)人才需求缺口较大。一是养老服务管理力量薄弱。民政部门只有3名行政事业人员专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镇街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农村敬老院负责人大都是由岗位调整的村居支部书记担任,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和专业素养较低。二是养老护理人员招工难。目前从业人员大多是二度就业的“50”“60”人员及农村务工人员,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稳定性较差。由于工资待遇、职业认可度及社会地位偏低,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从业意愿不高,专业护理人员“招不到、留不住、呆不久”现象普遍。按照相关护理型床位医护比计算,全区养老机构专业护理员缺口近20人。三是专业人才匮乏。养老相关专业作为新兴专业、普遍招生规模较小,毕业后到小城市发展的人更少。除了医生、护士外,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人才更是严重短缺,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
(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任重道远,一是为老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不够到位。到养老机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多,爱老助老良好社会氛围不够浓厚。二是适老化改造不够全面。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还需加强,老楼电梯加装进度缓慢。三是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不实。友善文化宣传、友善服务和友善管理没有真正到位。四是“数字鸿沟”依然存在。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面不广,举措不多,智能时代为老服务存在短板。五是企业养老保险未能做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偏低,“夹心层”老人养老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六是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亟需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推广缓慢,智慧养老、智慧照护功能还需开发运用。七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不高。仍存在一些政策、_障碍,成本核算、补偿标准、补贴范围还不够明确,投资回报与经营风险补偿机制还未建立。
三、相关建议
(一)建立健全养老服务_机制。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各类媒体平台开设养老服务专题,广泛宣传国家养老服务政策法规和我区养老服务产品,引导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转变广大群众的传统养老观念,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养老事业。二要理顺养老服务工作领导_。建立健全跨部门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晰
财政、民政、卫健、人社、医保等部门的相关职责职能、化解政策壁垒,强化衔接配合,建立起部门高效协同机制。三要修编完善养老服务专项规划。要深入开展调查摸底,抓紧修编 ……(未完,全文共5267字,当前仅显示185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关于全区养老服务工作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