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凝心聚力谋新篇,洞悉建设新态势
(一)聚焦“藏粮于地”,筑牢根基强根基
(二)围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促转型
(三)紧扣“产业融合”,三产联动添活力
(四)突出“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增动能
二、攻坚克难再出发,直面建设新挑战
(一)聚焦“资金瓶颈”,多元投入破难题
(二)围绕“质量提升”,精细管理促规范
(三)紧扣“长效管护”,健全机制保长效
(四)突出“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提效能
一是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
三、砥砺奋进谱新篇,开创建设新局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建设合力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三)严格考核问责,确保工作落实
(四)坚持久久为功,绘就田园新景
……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区(**)广袤的田野之间,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共同见证这片土地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参会的有市农业
农村局、市发改委、市
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农业的副县(市、区)长、农业农村局局长,还有部分乡镇(街道)的基层干部代表以及农业企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大家怀揣着对农业发展的热忱与责任,齐聚一堂,共商高标准农田建设大计,这是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对
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
一、凝心聚力谋新篇,洞悉建设新态势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夯实农业根基、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源”。近年来,**区(**)紧跟时代步伐,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粮食产量连续**年稳定增长,亩均增产达**公斤以上。
(一)聚焦“藏粮于地”,筑牢根基强根基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举措。我们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高标准农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76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全区已有**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入驻电商平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逐年增长。另一方面,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打造了一批田园综合体、农业观光园等,让农田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通过举办各类农业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四)突出“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增动能
改革创新是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竭动力。我们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企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按照自然资源部门工作部署,我们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万亩,流转率达到**%以上,培育了一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方式,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二、攻坚克难再出发,直面建设新挑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建设资金需求大,虽然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投入,但仍难以满足建设需求。据测算,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平均投资需达到**元以上,而目前实际投入仍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建设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在基础设施配套、耕地质量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此外,后期管护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影响了高标准农田效益的持续发挥。
(一)聚焦“资金瓶颈”,多元投入破难题
资金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血液”。我们将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按照财政部门工作部署,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优先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建立“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共赢。三是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适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项目建设提供信贷支持。
(二)围绕“质量提升”,精细管理促规范
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将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等国家标准,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一是加强规划设计,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农业生产习惯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二是加强施工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三是加强验收评估,按照农业农村部门工作部署,严格执行项目验收标准和程序,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责令限期整改,直至验收合格。同时,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绩效评估,及时
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建设水平。
(三)紧扣“长效管护”,健全机制保长效
“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在管护。我们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一是明确管护主体,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为管护主体,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责任。二是落实管护资金,按照“财政补助一点、项目承担主体出一点、受益主体分担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收取管护费、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保障管护资金需求。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管护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管护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管护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四)突出“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提效能
科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引擎”。我们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一是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按照科技部门工作部署,加大对土 ……(未完,全文共4078字,当前仅显示214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