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调研报告/城建/城建讲话/民族宗教/>>正文

对石河子乡的田野调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生产经营的改变

发表时间:2013/1/29 10:23:02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生产经营的改变
——对石河子乡的田野调查

一、 石河子乡的行政沿革与概况
石河子最早为芦苇丛生,野兽出没,四周全是戈壁滩,因只有一条光赤赤的卵石沟,宛如一条流淌着石头的河,故而得此名。清初为准葛尔部游牧地,清光绪十年(1884 年),_建行省,石河子为绥来县西的一个村庄,民国三十三年(1944 年),绥来县编设乡(镇)、保、甲,分二镇五乡,石河子为五乡之一,1945年9 月,“三区”民族军进据后,石河子是沙湾管辖下的一个镇。1950年,石河子是沙湾县下辖的第三区,并建区公所。同年,_生产建设兵团在其北边垦荒建石河子城。1958年,石河子区改为星火公社。1961年4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星火人民公社及所辖 4 个大队划归_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975年 4月,_生产建设兵团及所属师建制撤销,同年6月15日成立石河子地区。1976 年1月设立石河子市, 197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4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十户窑村、上三宫村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生产经营的改变问题,我们主要调查了7个村庄:分别是沙依巴克村、努力尔巴克村、东桥村、霍斯阿尔克村、马家坪村、山丹湖村、下二宫村等村庄。
沙依巴克村:原来离市区仅3.7公里处,随着城市化,已经成为城市里的村庄。村占地7200亩,耕地518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油料。饲养奶牛、育肥牛、羊等,利用靠近乌伊公路的有利交通条件间,上世纪90年代逐步建成了石河子垦区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村庄中的大部分中青年人口在市场经营,带动了村庄人口的就业并成为村庄增收的重要渠道。现在村集体分红及很多公益事项投入主要依赖于这个市场。整个村庄耕地较富裕,由于无暇种植土地,村民家承包土地主要由外来汉族种植,并有承包大户承包村集体的荒地和村集体土地
努力尔巴克村:原来在市区西南3.5公里处,现在也已成为城市里的村庄。村占地12503亩,耕地10145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瓜果。村办、个体企业发展迅猛,有石膏板厂一家、预制板厂两家,还有面粉糖果厂、钢窗厂、轧钢厂、塑料、塑钢厂、木器厂等。但是由于经营项目与民族传统经营项目有一定的差距,加上没有集中力量在市场中寻求突破、以及其它一些原因,村庄收入还是以农业为主营项目,效益较沙依巴克村低,很多村民到市里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但是由于受到教育水平、技能和民族生活习俗的限制,有些人获取工作并不很顺利。
霍斯阿尔克村:在市区西南8.5公里处,是头浮渠、四宫渠和五宫渠的总汇处。全村388人,其中哈萨克族312人,汉族56人,回族20人。村占地6368亩,耕地3002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油料。受传统的游牧习惯的影响,村庄中哈萨克族土地经营并不是很好,相反村庄汉族家庭的经营相对较好,有不少的哈萨克族家庭把土地转包给汉族种植,自己则在附近的砖厂打工,或者在汉族种植的土地上打工。也有人在市里打工,但是受到教育水平、技能和民族生活习俗的限制,有些人获取工作也是并不很顺利。与这相反的,随着人口的增加,村民中意见最大的是村集体不把400亩土地按照1997年后新生人口分配。我们访问到一家通过婚姻从邻近乌兰乌苏迁移过来的哈萨克家庭,他们借助石河子市快速发展的机遇,买小面包跑客运、买大型货车跑运输,获得了很高的收益,他们说在这里经营比在乌兰乌苏放牧好多了
东桥村:原在市区东北3公里处,现在已经与市区融为一体,从外观上已经分不清城乡的界限,只能从沿街规划不一致的一栋栋小楼、路边的餐馆商店以及不甚干净的环境、喧嚣的人们可以感到这是一个村庄。,村庄里村民792人,其中,回族663人,汉族84人,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45人;但是有很多的外地无村庄户籍的流动迁移人口居住于此。村庄现占地面积6016亩,耕地4572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油料和豆类和大棚蔬菜。受回族经商的传统,是较早利用靠近312国道的地缘优势发展二、三产业的村庄。基本家家有房出租。现有废棉加工厂、塑料厂、汽车修理厂、木器加工厂、钢窗厂、节水器材生产厂等多家私营企业。靠房屋出租和生产经营,村庄人均收入很高。
马家坪村:在市区东南4.5公里处,村民788人,其中回族707人,汉族45人,哈萨克族36人。村占地8251亩,耕地6231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酱用西红柿和油料。由于市经济开发区不断扩大,村民土地 ……(未完,全文共3565字,当前仅显示180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对石河子乡的田野调查: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生产经营的改变》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