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保存桌面 | 浏览足迹 | 会员增值  
到新文秘网首页
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调研报告/>>正文

浅谈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

本文4积分 word文档下载 发表时间:2013/3/5 22:53:50 收藏此页 换稿提现 

浅谈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

赋比兴的起源
赋、比、兴根治于原始感性生活的沃土中,与原始的巫术z-教祭祀仪式和歌、乐、舞艺术综合体有密切关联,在原始时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国家制度产生后,随着祭神、祭祖,特别是由氏族会盟演变而来的天子与诸侯会盟活动中祭神、祭祖仪式的制度化,以及仪式向日常生活的不断_,原始的歌、乐、舞综合艺术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风、雅、颂当即在这一发展过程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31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又进一步把喻的范围限制在“比类”、“善事”上,仍就写作手法而言。这标志着赋比兴这三种艺术思维方式已经开始得到了抽象的总结

赋比兴在中国诗学文化中的地位
正因为有如此深厚的传统,赋比兴在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艺术思维方式,赋比兴同时涵盖了中国诗学在艺术表现、伦理功能和审美特征,以及创作、阅读和批评等不同层面的诸多问题,因而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还以其独特的方式体现了中国诗学的民族品格。这在“比兴”这一概念的发展演变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赋”则是通过汉大赋这一新文体,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铺叙的表现特点,并以“绝丽”之美实现其伦理功能的。至于兴,更重视的是审美体验。与赋、比相比,它在古典诗学、美学中具有更核心的地位,不仅衍生出大量批评概念,而且兴象说、韵味说、兴趣说、意境说、神韵说、盛唐气象等一批重要的诗学概念的理论内核都可以归结为兴,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诗学史和美学史上,有一大批重要范畴都是从赋比兴这一组原生概念衍生而来,或与之有着深层的美学关联。中国诗学代表性理论的建构,基本上是以兴为核心来展开的。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对“天人合一”的重视,这种世界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对诗歌的审美追求,乃至对民族文化最高的理想模式,都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天人合一”无疑也可以看做是兴的思维传统的哲学基础,但在本源的意义上,二者并无质的差别,它们都是以原始人“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原始感物方式和原始物我观作为感性前提的,不过一个抽象为哲学概念,一个升华为美学 ……(未完,全文共1387字,当前仅显示88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浅谈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
新文秘网温馨提示:
  上面为新文秘网原创文章,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加入正式会员方法:点此在线智能充值(自动瞬间开通) 或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如果已加入正式会员,请点此到本站首页填用户名和密码重新登陆,或者这里刷新此页试试
  如果您刚支付成功而忘记登陆账号,可这里用订单号找回。欢迎推荐本站给您的好友

   会员客服微信号:wm114cn
文章搜索

搜索方式:      
体裁专栏
行业专栏
节日专栏
时政专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投稿提现赚钱 | 写作指导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付款方法 | 免费加入会员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