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以人为本,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二、进一步量化科研,奖勤罚懒
三、充分认识科研和实验室的关系,转变实验室管理的观念
四、组成3个科研团队,以科研促进教学
五、以研究生培养为抓手,促进科研
1、研究生招生名额向承担省部级课题的导师和有科研经费的导师倾斜
2、副教授、新聘为导师的老师可以先和正教授合带研究生,积累经验
3、积极申报“环境工程”专业学位(非学术性),创造更多机会
……
加强环工学院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刘秉涛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自1993年成立以来,专业由2个到现在的5个,硕士点由无到有(环境工程硕士点),2006年环境工程学科还被列为院重点学科,学科点在科研、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大批博士的引进,为环境学院的发展提供的后劲和动力。在科研方面,学科在“固体污染物资源化”,“水污染防治及水环境评价”, “高级氧化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等优势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水平和质量的科研成果。但是,我们也看到有许多不足,离老师们的要求还有距离,与兄弟院系的差距还比较大:在人才引进上还需要考察其研究方向和潜力,与我们现在的方向的能否形成合力,并争取更多的研究课题;还需要加强与科研管理部门和研究生处的沟通与联系,宣传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争取更多支持;进一步完善学科组的管理机制,调动学科组成员的积极性;加强和实验室管理和设备处的联系,得到实验室面积和新型仪器设备的投入,利用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8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责任到位;新购图书、资料、图书馆建设;在新增硕士点、承办学术会议、邀请专家讲学等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也与学科的发展、科研的要求、老师们的要求相差较远;另外,在科研经费的匹配政策、科研管理费和报销制度,也可以借鉴兄弟院系的经验,切实改善。如,纵向科研项目到款经费学校提取3%的管理费,各单位不再提取;计划内横向科研项目到款经费学校提取5%的管理费,院系还收不收?考虑到环工学院在横向科研项目的严重不足,还在起步阶段,建议也不收。
2、平台建设的硬件方面:加强与国内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和 “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并努力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加强开放实验室数量并做到在面积上、时间上、仪器使用上、人员配备上的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购置实用型仪器、设备及新型号仪器(包括配套附件),除了考虑教学需要,也要考虑科研需要;另外,在实验用房面积、研究人员工作室面积等,都有潜力可挖。
无数实践表明:科研教学平台是重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的模式,平台上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保障科研教学有序进行,严格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创造能力,一流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有利于科研能力,浓厚的学术氛围及与国内外同行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开拓视野,启迪思考,尽早进入学术前沿领域。
二、进一步量化科研,奖勤罚懒。
为了进一步鼓励我院系的教职工从事科研,建立“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形成教师自觉创造业绩的环境和制度,使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推动科研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院系成立学术委员会(由正教授组成),学术研究以科研处核定的科研分值,减去各职称级别规定应完成的最低基本指标分值(2*Dj),得出科研最终得分。小于该基本指标分值的教师,该项津贴为0,大于该分值后的教师参加分配,按学院文件“学院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执行。
要树立这样一个氛围:一个高校教师,尤其是博士、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不从事科研,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三、充分认识科研和实验室的关系,转变实验室管理的观念。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地与摇篮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特别是理工科方面的科学研究均离不开大量的、长期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水平与完好程度,不仅对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乃至对科学研究的结果均将产生重大影响。纵观我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说明实验室的有无,对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水平与完好程度等等,对一系、一个研究所科技成果的取得产生了何等重大的影响。
目前的环境工程实验中心,面积2200m2,设备金额大于1100万元,分布在花园校区水利馆3-4层、综合实验楼14层和龙子湖校区3号实验楼5层。由于专业、地域的差别,为了更好地服务科研,充分发挥作用,避免繁琐的管理程序,可以尝试将花园校区仍归环境工程实验中心管理,龙子湖校区的化学、微生物实验室独立管理,成立“生化公共实验室”。这样便于不同研究方向、家庭住址的老师选择科研的场所。
实验室建设要务实,不要务虚。实验室管理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将近似、类似实验室相对集中管理,建成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实验平台;将不宜集中的实验室分散管理。对精密仪器采取专门使用与管理,对普通仪器常规化管理,重点用于研究生的基础实验。现代实验室的建设和设备管理,强调设备管理集约化,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与配置,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产生较好的投资效益。要从仪器购置论证、设备管理、实验人员培养、实验室运行机制、共享平台各项措施的实施、考核等方面为要点,不断
总结创新,实现仪器设备最大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未完,全文共3802字,当前仅显示192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加强环工学院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