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聚焦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实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一)加快2024年完工项目竣工验收,严把项目质量关
(二)全力推进2025年新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资金拨付和劳务报酬发放
三、拓展实施领域,全面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充分发挥“赈”的综合效应
(一)在重点工程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带动范围
(二)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深化以工代赈,助力乡村振兴
四、强化项目谋划,做好储备申报工作,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
(一)科学谋划储备以工代赈项目,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二)加强项目对接和跟踪服务,提高资金争取实效
五、加大宣传培训,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提升以工代赈工作水平
(一)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二)强化业务培训指导,提升基层工作能力和水平
……
在全市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工代赈工作的决策部署,
总结全市2024-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规范资金管理、强化政策落实,确保以工代赈工作取得实效。参加今天会议的有18个县(市、区)发改局分管负责同志和科室负责同志,刚才,会议通报了各有关县(市)2024-2025年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进展和资金拨付情况,对以工代赈各专项资金项目谋划储备和档案资料管理进行了培训,并共同学习了《以工代赈政策汇编》重点内容,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把握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以工代赈是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的重要政策举措,通过组织群众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既能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又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一石三鸟”的综合效应。从全国来看,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78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改到位,确保项目质量经得起检验。例如,县2024年实施的村道路硬化项目,在验收时发现部分路段混凝土强度不达标,该县立即责令施工单位返工整改,重新组织验收,确保了项目质量。截至目前,全市2024年完工的32个项目中,已有24个完成竣工验收,占75%,剩余8个项目必须在2025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验收,各县(市、区)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二)全力推进2025年新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资金拨付和劳务报酬发放
2025年全市计划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0个,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中央
财政资金1亿元,目前已有10个项目完成招投标,5个项目开工建设。各县(市、区)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抓紧完成施工图设计、预算评审、招投标等工作,确保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要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及时拨付资金,不得截留、挪用。要严格落实劳务报酬发放制度,确保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的比例不低于20%,并及时足额发放到参与群众手中。区在2024年实施的产业园区道路建设项目中,严格按照规定比例发放劳务报酬,带动3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获得劳务报酬2.5万元,这种做法值得全市推广。各县(市、区)要建立劳务报酬发放台账,定期核查发放情况,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群众。
三、拓展实施领域,全面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充分发挥“赈”的综合效应
(一)在重点工程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带动范围
各县(市、区)要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的工作要求,分领域梳理能够推广以工代赈的项目,形成项目清单。重点在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政府投资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特别是农村道路、农田水利、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要优先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实施。要合理设定参与门槛,简化招用工流程,为农村低收入群众、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等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例如,县在2024年实施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吸纳200余名当地群众参与建设,发放劳务报酬600万元,既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又促进了群众增收。各县(市、区)要在2025年6月底前完成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项目清单的梳理和上报工作,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年内有实质性进展。
(二)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深化以工代赈,助力乡村振兴
要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广以工代赈的重点领域,聚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因地制宜实施一批小型农田水利、机耕道路、村容村貌提升等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组织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和管理,让群众在参与中获得收益、提升技能。乡在2024年实施的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中,组织村民成立施工队,参与村内道路硬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工作,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还让村民获得了劳务收入,同时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项目建成后村民主动参与维护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县(市、区)要学习借鉴这种做法,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广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项目谋划,做好储备申报工作,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
(一)科学谋划储备以工代赈项目,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各县(市、区)要立足本地实际,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提前谋划储备一批符合以工代赈政策要求的项目。要重点谋划能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能够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项目。在项目谋划过程中,要加强与农业农村、交通、水利等部门的沟通衔接,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组织专业力量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申报材料完整、规范、详实。县在2025年项目谋划中,结合当地特色种植产业发展需求,谋划了产业园区配套道路和灌溉设施项目,该项目不仅能改善产业发展条件,还能带动 ……(未完,全文共4156字,当前仅显示218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在全市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