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文化/宣传讲话/水利/>>正文

论文:从青墩文化起追踪海安水文化

发表时间:2012/1/13 21:03:04


从青墩文化起追踪海安水文化

【摘 要】 通过对青墩文化、海安水务遗址、海安民俗文化与水环境的关系追踪,寻觅海安水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的脉络,探究海安水文化所包括的内容和赋予的时代内涵及其发展规律。
【关键词】 青墩文化 水务遗址 民俗文化 水文化

0 前言
海安,“水不扬波”之意[1]。从地名可以看出海安与水的关系渊源。从地理位置上,海安属于淮河下游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北缘,是江淮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的交界处;从水系上,属于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交汇之处;从地质构造上,全县三大板块,即“河北地区”、“河东地区”、“河南地区”,分别为古泄湖沉积、黄泛冲击、海相沉积、长江冲击而成。境内地形坦荡,河网密布。
海安先民从新石器时代[2,3]就在这片土地上斫榛斩棘,孕育了与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青墩文化。经过5000多年的沧海桑田,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从对水的依赖到治理、开发、利用、配置、管理、保护等活动中、积淀了灿烂的海安水文化。
1 青墩文化
1.1 湿地建筑文化
青墩位于我县南莫镇,属于里下河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海安的先民就在此适应远古气候与水环境,以非凡的智慧生活、生产,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史前湿地文化。
“干栏式”建筑就是先民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6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思想的古代著作,其创作的原动力必然源于渴求对自然的了解、寻求自然的一般规律。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都离不开为人们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要想解决的问题。在当时条件下,海安的先民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湖荡沼泽众多的淮河下游,面临海侵的威胁,祈求风调雨顺的最大障碍莫大于水患,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易学的产生与海安的水环境不无渊源,也可以说是该地区远古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1.4 青墩文化湮密
任何地方远古文明的起源、发展、繁荣与湮灭,均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灿烂的青墩文化的湮灭恰恰是孕育该地区文明的水环境。研究资料[2]表明,在4000 14C a.B.P以来的一个时期,该地区出现了一个大规模的海侵期,也正是这一场海侵导致了该地区人类文明的衰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也是在这一时期。
灿烂的青墩文化,其精髓是水的文化。虽然物质文明在巨大的灾难中湮灭,但给后世的水利人留下了不畏艰辛、用于创新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告诫人们:治水要居安思危,水利的兴衰关系到关系到人类文明兴衰。青墩文化的兴衰给海安水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 水务遗址
2.1 千古一堤
海安的“河东地区”[1],位于串场河、通扬运河以东,直面黄海,属于滨海平原,在构造上与江淮平原是一个整体,同属于苏北坳陷带的组成部分,在第四纪最后一次海侵时形成浅海,直到江淮平原东侧的岸外沙堤形成后,方才逐步形成陆地。因而,该地区是我县古代人民汲水煮盐、筑堤捍海的前沿。从现在的不少地名还可以看到“海的影子”,如“西场”、“旧场”、“汤灶”、“八灶”、“二灶”等,足以说明这些地方曾有煮盐的灶、晒盐的场。在该地区,重要的水文化遗址,当属范公堤。
在古代,海安地区的水灾有“涛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之说,可见海患一斑。先民求生捍海可追溯到唐代,直至宋代天禧年间调任盐监的范仲淹,在熟知水利的张纶的支持下,经朝廷批准,主持筑堤捍海,几经周折,至天圣九年成堰。海堰成后受益显著,百姓称之为“来洪水不得伤害盐业,当潮水不得伤害庄稼”。后人为纪念首倡和实际促成捍海的范仲淹,从明代起将阜宁到呂四的海堤统称范公堤,嘉靖七年海安在西si建范文正公祠。至民国年间,随着滩涂淤长,海势东移,只有蜿蜒的串场河向人们呜咽着:现在的通榆公路(204国道)就是当初巍巍的范公堤!
先民在饱受海侵肆略之际,范公首倡捍海,充分显示了伟大的“脊梁”精神。尽管范公堤已经失去原有的功能,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已经在后世水利人面前竖起了千古屹立的丰碑,也为海安水文化中注入了最原始最朴素的民生思想。
2.2 盐运水脉
河流文明是水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也是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文明类型[7],从历史角度讲,对我县有着重要影响的河流是通扬运河、串场河。
通扬运河历代称为运盐河、上河、上官河、上官运盐河,汉吴王刘濞为了运盐,开凿了从扬州茱萸湾到海陵和如皋各场的运河。运河西通扬泰,东达滨海,是跨地区的水上航道,不仅有舟楫之便,而且有灌溉、泄水之利润泽两岸。扬州因此而商贾云集,受渔盐之利,颇为兴盛。海安为通扬水道之要冲,上下游物资转运之咽喉,商业也曾繁华一时。1956年水系调整后,通扬运河北岸为长江水系与里下河水系的分界线,从此,通扬运河与焦港河、如海河成了我县“河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源泉。
串场河是里下河一带许多河流汇归的河道,之所以称之为串场河,是因为其兴浚系唐大历元年淮南节度判官李承实捍海筑常丰堰(范公堤前身)所开,几经历代疏浚,串通了各盐场的航运。串场河是泰州(时海安属于泰州)、东台、盐城、阜宁四县的干河,自海安徐家坝(明初前为徐家涵,后闭塞称徐家坝),经富安场、安丰场、梁跺场等十场注入射阳河。
两大河流历史悠久,其的兴浚目的是运盐,兼顾灌溉、泄洪,统治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旱能引、涝能排”的被动局面,仅给海安的商业带来一时的而繁华。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在_领导下,坚持科学规划、实行水系调整,完善灌排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区域治理,特别是融入了可持续发展和_的理念之后,两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才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海安也才成了真正的“鱼米之乡”。
2.3 围圩之田
海安的“河北地区”(属里下河),地势地下,宛若釜底。自古有“本境之水,不能蓄之使勿去;客境之水,不能据之使勿来”之说,故水旱频发,灾情绵绵。老百姓为水底求生之计,不得已兴筑圩田之举。圩田的方法始于五代,清朝中期才推广到里下河地区。到现在“圩围”仍然是里下河地区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保障,“河北地区”的圩田是我县独特的 ……(未完,全文共4785字,当前仅显示241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从青墩文化起追踪海安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