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新课程下的自主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方式的涵义
(二)新课程下的自主学习
3、改革教学方法,变“学会”为“会学”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
(三)新课程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现实意义
二、开展自主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动学习原则
(二)主动参与原则
(三)充分肯定原则
(四)携手学习原则
(五)自我剖析原则
三、新课程标准下构建自主学习方式的策略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鼓励学生敢想
2、鼓励学生敢说
3、鼓励学生敢做
(二)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_思考
(三)营造合作机会,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联系生活,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数学
1、靳玉乐:《自主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2005年版
……
新课程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探微
摘要:“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核心①。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双基”,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②。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设置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应如何创设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呢?本文主要以数学教学为例来论述这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③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新课标对自主学习是多么重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设置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程下的自主学习方式
要在课堂教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5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生,特别是对差生,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显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变“怕学”为“乐学”、变“厌学”为“要学”。
2、改革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
旧有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一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只有师与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确切说是师与少数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这种局面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新课标所摒弃的。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标,要根据教学实际改革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要将班级式、合作式、个别式等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这样既可发挥教师在教的方面指导和点拨的作用,又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合作式学习一方面可以加大学生间交流的信息量,使学生间的思维互补,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可以有力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学会与人共处,这也是新课标赋予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这样学生可以真切地体验到学习主人的快乐,变 “被动”为“主动”,彻底从“被动”学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3、改革教学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这个法按新课标的要求,就是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会学”的方法。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一改过去重教轻学及以学生“学会”为衡量学习效果标准的做法,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会学”。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之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之渔,终身受用不尽。”从中不难悟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可使学生受益终生”的道理。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呢?我认为,其一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其从中悟出求知途径所在,结论所在,逐步掌握探求新知的步骤和方法;其二要真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做法,改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要发挥导学、导思、导练的作用,启发引导学生自学、自思、自得,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观察、阅读、听讲、思维、表达、操作等六种基本能力。但在教学实际中看到,文科教师往往聚焦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理科教师则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热点。都程度不同地忽视了对学生观察、听讲、表达、操作等能力的培养,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要在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培养学生能力重点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观察、听讲、表达、操作等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3)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这方面,教师一要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有质疑的权利,鼓励学生向教师
提出疑问,勇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挑战;让学生有发表不同见解的权利,鼓励学生进行生与师、生与生之间的争辩,勇于承认来自学生的高见;让学生有求异思维的权利,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求多种学习新知的方法,勇于把来自学生的好方法吸纳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二要精心设计开放式学习方法和训练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力是学生“会学”的灵魂。
(三) 新课程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现实意义
“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当今新课改的方向。在当前推进课程改革的形势下
数学教学由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自主探究,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尤其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通过自主、独立
的思维活动,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获得发展的机会,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实践证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将是低效。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生创造自我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调控的机会。
2、有利于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发挥学生潜在的个性特长
自主学习能激活、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已将自己置于学习主人的地位,学习成为自觉自愿的事。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他们会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人的天赋是不同的,个性特长的发展需要充分的条件,既要在课堂内学,也 ……(未完,全文共10071字,当前仅显示239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论文:新课程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