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六、政治_改革的整体设计
七、继续肃清封建残余的影响
八、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九、稳步推进政治_改革
十、率先发展党内民主
十一、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
十二、切实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推进政治_改革(下)
侯少文
中央党校教务部原副主任、教授
六、政治_改革的整体设计
现在我谈第六个问题,政治_改革的整体设计。政治_改革必须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基础上,形成目标明确、着眼全局、措施得力、步骤严密的整体方案,也叫_或者叫总体设计,都是一个意思。但这样的设计是应该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是少数人、个别人关起门来造车,那样就缺乏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就不能汲取全党的智慧,这样的方案、这样的设计很容易违背客观实际,也违背人民群众的愿望,所以这个整体设计必须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它目标明确,着眼全局或者说覆盖全局、措施得力、步骤严密,认为政治_改革只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儿算哪儿,摸到哪块石头算哪块石头,不需要进行总体设计的说法是难以立足的。现在我们做一件事、搞一个项目,都要有一个策划书,一个计划书,一个改革,一个政治_的改革,说不需要设计,不需要策划,这能够想象吗。
我们经济_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一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从改革的实际出发,不断地推出新的_、总体方案。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_改革的决定,就是一个经济_改革的总体设计,所以胡耀邦同志当时主持的,当然小平同志高度评价,小平同志说这是马克思主义新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8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小平同志批示,这个设计好,
1987年10月,十二届七中全会原则同意《政治_改革总体设想》,决定了将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写入中央委员会向十三大的报告,稍候党的十三大召开,报告的第五部分就是关于政治_改革,实际上就是整体设计,也叫总体设想。
后来_说过,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十三大制定的路线不能改变,谁改变谁垮台。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的阶段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政治_改革问题的时机,抓紧政治_改革的总体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七、继续肃清封建残余的影响
下面谈第七个问题,继续肃清封建残余的影响。1980年5月,_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中指出,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党受封建主义的害很重,请同志们注意,小平同志说受这个害很重,不是一般的重,不是一般的
演讲,是很重。但是一直没有把肃清封建主义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对待,现在党内为什么有人搞特权,这和封建主义分不开,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领袖终身制的问题,我们这代人活着的时候非解决不可。党内生活、社会生活都要肃清封建主义的影响,各种进步都要从肃清封建主义影响的角度去考虑,逐步加以改革,这是1980年5月讲的。三个月之后,就是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要
讲话,对肃清封建主义影响问题作了更为深刻的论述,这个报告的第三、第四部分都讲了肃清封建主义的问题,第四个问题是集中讲,第三个部分是带着讲,带着提到肃清封建影响。
_提出,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这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我国政治_原有的弊端,受这个封建主义影响的原有弊端,一是来源于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影响,一是受共产国际领导人个人高度集权传统的影响,这是小平同志在80年8月18号讲话里说的,我们_的弊端,两个来源,这两个来源中归根到底是受封建社会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国有一个曾经有一个漫长的封建社会,而且是因为共产国际的传统本身也是发端在一些资本主义不发达、封建影响比较严重的国度,前苏联那个过度集中的_本来就是受封建社会的遗存所致。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封建残余影响普遍存在,告诉我们,不铲除这个影响,民主法治的现代政治文明是难以铸建的。
八、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下面我谈第八个问题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十六大报告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再次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十六大报告这一段话和江泽民同志建党80周年这一段话,都是讲人类文明,讲人类社会发展模式,非常精彩,非常具有包容性、开放性,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对待人类的文明进步。
封闭是没有出路的,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_改革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离开世界民主潮流的孤立一员,它的发展同样需要体现民主政治的共性原则,借鉴和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政治文明是历史的发展的概念。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政治文明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法治化的发展进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它反映了人类随着社会进步而在科学合理的配置政治权力、规范有效的运作政治权力方面不断进行理性和成熟的探索。政治生活的领域里面什么科学合理的配置权力,怎么规范有效的控制这个权力,人类进行探索。不断地趋于理性,不是那个简单的暴力对暴力,水火不相容,而是渐渐地趋于理性,趋于成熟。这样的成果就是政治文明的成果。
政治文明的核心问题是对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权力合理配置、规范运作和有效制约。政治文明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民主政治,即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权利至高无上。二是法_家,法_家是良好完备的法律得到全社会普遍的服从,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的国家治理形态,就是国家治理依靠什么呢,依靠法律。只有法律得到人民普遍的认同和服从,法律是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最高的权威是法律,不是某一个人。第三个部分就是要体现民主法治精神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利益、政治制度、文化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形态,是政治主体,比如说政党、团体、公民在政治问题上所形成的心理感受、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总和,这个叫政治文化。
如果说皇权至上、君为臣纲、官贵民贱是封建政治文化的具体表现的话,现代政治文化就是以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文化,也可以说是法治文化。那么民主政治、法_家、现代政治文化这样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就可以说叫现代的政治文明。我国的政治_改革就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的成果。
九、稳步推进政治_改革
现在谈一下第九 ……(未完,全文共7846字,当前仅显示275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讲座: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推进政治_改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