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指导思想
二、组织机构
三、对象时间
(一)练兵对象
(二)练兵时间
四、训练内容
1、总、支队机关(1)体能训练
2、大队、消防救援站(1)体能训练
五、训练保障
1、思想政治保障(1)大力培育战斗精神
2、战勤保障(1)机制建设
六、阶段划分
(一)动员部署阶段(即日起至4月22日)
(二)推进实施阶段(4月22日至11月底)
(三)考核验收阶段(12月)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坚持科学训练
(三)狠抓工作落实
(四)严格落实奖惩
……
全省消防救援队伍2024年度执勤岗位练兵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攻坚打赢能力,按照国家消防救援局《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2024年度练精兵谋打赢砺血性强保障固本强基提质强能大练兵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经总队党委研究决定,在全省消防救援队伍部署开展大练兵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践行_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牢固树立主责主业意识,坚持固本强基、提质强能,聚焦“全灾种、大应急”遂行任务,围绕“练精兵、谋打赢、砺血性、强保障”要求,以战斗力为标准,以打得赢为目标,以战斗精神为支撑,以精准保障为依托,强化党委议训、督导督训、人才领训、典型促训、政策保训,深入开展执勤岗位练兵,夯实基层战训业务基础,练精灭火救援基本功,加快构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训练体系,大力提升队伍灭火与应急救援实战能力,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执勤岗位练兵工作的组织领导,总队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总队党委委员为副组长,总队机关各处室负责同志和各支队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练兵工作领导小组。
各级主官作为练兵工作第一责任人。总队、支队机关党委负责本级机关全员训练的组织实施。
三、对象时间
(一)练兵对象
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政府专职消防队和企事业专职消防队队员。
(二)练兵时间
2024年4月至12月为执勤岗位练兵阶段,总队、支队机关和大队年度业务训练不少于60天,参训率不低于90%,达标率100%。消防救援站严格落实8:2业务训练与其他工作时间比例,每周训练4天,参训率不低于90%。各部门严禁占用基层训练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112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实操比例不得低于70%。5月中旬前,总队、支队完成基地训练教案教材编写,完成专业师资团队组建。11月底前,支队对所属基层队站全部轮训一遍,对大队、基层队站主官全部培训一遍,基层队站其他干部培训率不低于50%。
(5)调度指挥建设。加强总队、支队指挥中心建设,配齐配强调度指挥人员,接警调度员应由具有作战指挥岗位经历、实战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修订完善力量调派方案,加强首战力量和指挥员调派,强化警情跟踪和要点提示,完善应急通信力量快速响应出动机制。强化专业指挥,配齐配强总队、支队全勤指挥部和大队指挥员,组建专业指挥团队,调整优化灭火救援专家组成员。规范指挥层级和流程,编制作战指挥清单,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遂行作战要求。探索建立指挥员“划片分区响应、居家临近出动”制度。配齐基层队站指挥员,组织开展指挥能力考评,推进支队、大队指挥员考评工作。4月底前,总队、支队机关和大队完成专业指挥团队建设,人数分别不少于10人、6人、3人。11月底前,95%基层队站干部通过指挥能力考评。
(6)战术战法研究。组织开展新业态新产业新能源灾害事故战法研究,加强难点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处置课题攻关,创新战法训法操法,研发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完善处置指南、指挥要点、安全要则和应急通信保障规程。开展灭火救援战例研讨、典型灾害事故现场战评,定期组织战例研讨复盘和桌面推演。组织开展灭火救援战例评比活动,推广优秀经典战例。模拟地震、洪涝等极端环境,按照专业类别和岗位设置,开展快速搜索、精准定位、救援通道掘进、危险水域舟艇救生、综合绳索系统搭建、现场检伤分类与救护等重难点技术攻关。组织总队、支队主官和灭火救援指挥部部长“讲战例、讲战法、讲安全”。11月底前,总队、支队组织战法课题研究分别不少于5个、3个,强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总队、支队主官开展集中授课不少于1次,灭火救援指挥部部长不少于2次。支队每月组织全勤指挥部集中开展典型灾害事故处置桌面推演不少于1次。
(7)战训人才培养。加强灭火救援指挥人才培养,分级分类建立专业指挥人才库,遂行灾害事故现场指挥任务。深化战训业务骨干“师傅带徒弟”培养活动,培养一批业务精、能力强、懂指挥的专业骨干。研究制定基层队站干部组训能力专项培养提升计划,多途径培养优秀教练员、优秀组训干部。充分利用地方体育类院校师资力量和资源,组建体能训练专业指导团队,强化基层队站体能教员培养。加强装备干部、装备质检员、装备维护员人才队伍建设,服务遂行保障需要。5月底前,总队、支队完成专业指挥人才库建设。11月底前,每个基层队站至少培养2名优秀组训干部。
(8)联勤联战建设。科学划定协作区域,加强跨省市区域灭火救援协同联动,提升重特大灾害事故应对处置能力。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建设,强化执勤训练工作指导和检查考核,落实联勤联训联调联战机制,实现快速到场、快速处置。加强与行业领域、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沟通联系、共训共练和联合作战。强化与应急、公安、卫健、燃气、供水、
供电、通信等部门或单位信息共享、联勤联动,实现一体调度指挥、协同响应处置。11月底前,总队、支队建立完善多部门多力量联勤联训联调联战及公路、铁路、航空等部门力量投送、绿色通道等战略合作机制建设,组织召开联动单位会议,组织开展联合演练或桌面推演。
2、大队、消防救援站
(1)体能训练。落实大队、消防救援站每日体能训练制度,贯彻落实训练大纲,强化抓训主体责任,落实干部组训参训,以老带新、科学组训。消防救援站基础体能和应用体能科目各不少于4项,自选创新体能科目不少于2项,每年至少普考2次。大队体能训练科目参照支队机关内容执行。年内,大队、消防救援站指战员体型达到标准;水域救援专业队人员达到200米6分钟标准。
(2)营区训练。完善灭火救援能力等级达标体系,优化消防员分级定档,组织开展分级分类训练,使其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组训和指挥能力。立足基层队站辖区灾害事故特点、灭火救援任务和人员装备实际,科学制定营区训练科目,全面推行“教案式教学”。利用现有的训练场、训练塔、邻近建筑等设施场所,强化单兵、班组和队站整建制训练,突出抓好体能技能、装备操作、设施应用、实战操法、初战指挥、紧急避险、现场急救等基础科目训练。支队指导基层队站制定营区基础训练科目、规范操作规程,下发示范示教片,加强训练督导检查,实行等级达标考核。总队每季度、支队每月抽考基层队站营区训练不少于1次。统筹抓好新入职消防员集中培训和下队实践两个训练阶段,梯次衔接、区分重点、强化实训,确保新入职消防员按时上岗,形成战斗力。
(3)实景训练。树立“辖区即训练场”理念,充分利用真烟真火模拟设施、辖区社会单位和社会化实训场所,根据作战环节临机设置实战
场景,重点开展真烟真火适应性训练、各类火灾扑救和地震、水域等灾害事故处置实兵实装实景训练,提升指战员高温浓烟、黑暗有毒等复杂恶劣条件下心理身体适应和实战场景下侦察评估、力量部署、技战术运用、装备设施应用、协同配合和安全_等能力。总队每季度组织多支队、支队每月组织多队站、基层队站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实景训练。基层队站每名指战员和新招消防员通过真烟真火训练考核。
(4)指挥训练。强化业务理论学习,掌握处置规程要点和安全要求。大队、消防救援站采取随机拉动、临机设情、实地演练,复盘研讨、想定作业、桌面推演、合成训练等方式,开展初战指挥训练、典型灾害事故处置指挥训练,着力提升大队、基层队站指挥员独立指挥和临机处置能力。消防救援站严格落实“每战必评”制度,及时对灭火救援战例进行战评,
总结固化经验做法,查找问题短板,研究改进措施。大队、消防救援站每周学习研讨典型战例不少于2个。
(5)实地熟悉演练。固化“熟悉、演练、预案、测试”防消联勤一体化机制和“5573”工作法,紧盯辖区重点单位、新业态新产业新能源和“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三类场所”等开 ……(未完,全文共9448字,当前仅显示316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全省消防救援队伍2024年度执勤岗位练兵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