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目标任务
二、组织领导
三、主要工作
(一)建强专业救援队伍
(二)优化专业力量体系
(三)规范特种救援研训
(四)健全完善预案体系
(五)开展专项课题研究
(六)开展专业力量能力评定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严密组织
(二)统筹协调,扎实推动
(三)强化保障,提供支撑
……
2024年全市特种灾害救援力量和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为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持续深化支队特种灾害救援力量和能力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职能作用,结合形势任务和队伍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任务
立足“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紧密围绕“固本强基、提质强能”主题主线,抓力量建队伍、抓研训强能力、抓机制促发展、抓创新破难题,促进力量体系不断优化、制度机制更加完善、救援能力持续增强,以专业化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建设人员精干、技术过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尖刀拳头队伍。
二、组织领导
为推动工作方案有序落实,支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支队长 **政委
副组长:**副支队长
成 员:特种灾害救援处、各任务大队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特种灾害救援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督导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协调解决表彰奖励、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60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新老结合、分组练习、集中讲评、实操实练、案例教学”等模式,强化建筑坍塌、水域救援、绳索救援、有限空间救援、核生化事故处置等专项培训,夯实救援能力基础,定期组织开展单兵技能、班组合成训练,加强日常实战
场景拉动演练,检验队伍实战效能。支队组织开展综合抢险救援、地震、水域、绳索救援、舟艇驾驶、核生化事故处置等师资力量培训,各大队开展不少于12天/期的培训或复训;11月底前,各大队组建完成“教练员+辅导员”的示范示教队伍,人数不少于6人,规范日常组训模式;年内,组织开展各类型不少于1次的大队级地震、水域、高空山岳、核生化事故处置拉动演练,检验队伍实战能力。
(四)健全完善预案体系。按照地震坍塌、登山事故、高空遇险、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有限空间救援、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不同类型灾种,着眼当前救援行动多部门联合、多力量协同实际,整合专业救援力量,加强预案方案体系建设,重点解决日常管理、应急响应、力量集结、信息通信、队伍结构、岗位分配、远程投送、战勤保障、社会联动等问题;加强与地震、公安、民政、水务、气象、应急等政府职能部门或航空、地铁运营公司、登山协会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对接,健全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应急响应、联勤联战等机制。年内,按照时间结点要求完成地震救援、抗洪抢险等预案修订以及跨区域救援方案制定工作,与区电力、卫健、燃气、供水等部门开展不少于1次的会商研判,与辖区社会救援力量开展不少于2次的联合救援演练,与区政府、派出所建立灾情速报机制,编制上报通信联络和基础信息表,每半年检查更新一次。
(五)开展专项课题研究。针对当前特种灾害救援基础理论薄弱的现实问题,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骨干企业,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开展课题研究,不断解决装备、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地震救援重点围绕培训理论体系建设、救援预案体系建设、应急响应与指挥机制、救援保障体系建设、手机信号定位技术、灾害评估与分区标识、高层建筑坍塌救援行动规程、地下空间救援行动规程等课题开展;水域救援重点围绕**消防水域救援能力分级训练标准、水域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内陆河湖环境下潜水救援培训课程体系等课题展开;绳索救援主要以绳索救援技能分级训练考核标准为课题展开;核生化事故处置按照支队专项方案要求开展。各单位组织研究攻关,年内择优组织评审验收。
(六)开展专业力量能力评定。年内,国家消防救援局将探索建立特种灾害救援专业队能力评定体系,开展救援专业队能力评定和专业岗位分级测评工作。**大队作为支队重型地震救援队参加测评预备单位,要坚持按标准建队,强化能力培训,配齐车辆装备,完善库房建设,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消防救援局分级测评。支队将参照国家消防救援局测评模式,组织各专业救援队伍开展专业岗位和能力分级测评工作,测评结果纳入支队年终考评。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严密组织。加强特种灾害救援力量和能力建设是推动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基础支撑,各单位要树牢主抓主建意识,自觉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地震地质、洪涝、核生化等灾害事故的特点规律,加强_和组织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情况
汇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切实做到系统谋划、精准施策 ……(未完,全文共2683字,当前仅显示170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2024年全市特种灾害救援力量和能力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