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调查背景、目的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3、提高科学素养
三、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研究方法
一、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的范围和途径有所扩展
二、科学常识方面的教育有待加强
三、青少年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有待提高
四、青少年科学素养水平普遍不高
一、挖掘科普教育资源,营造立体科普学习氛围
二、科技教育_教育改革,研发科技教育新模式
三、构筑传播媒体网络,搭建立体科技信息平台
四、抓好科普教育,建设高素质科普人才梯队
五、提高成人科学素养,努力发挥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功能
六、其他
一、填空或选择(请在划线部分填上文字或编号):
二、判断对错,在()内打上“√”或“X”:
……
桂林市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
——基于对桂林中学生的调查
摘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更高更快发展的时代,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科学素质,是他们长大后能适应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建设作贡献的重要前提。为了了解当前桂林市青少年科技素质的现状,我们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桂林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在收集、整理、分析访谈记录及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总结桂林市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现状,并结合文献研究,认真分析、提出提升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可行性建议,为社会、家庭、学校采取措施提升青少年科技素质提供借鉴,为青少年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教育 青少年 中学生 科学素质 提升
第一部分:调查情况
一、调查背景、目的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更高更快发展的时代。面临科学的发展及教育的改革,各国都十分关注青少年应该如何认识与他们未来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即提升未来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提高各国的科学教育水平,着手调整科学教育的结构、改变培养模式、革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目的就是着眼于青少年的发展,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质,尽快和更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2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概念、原则、理论等;
(2)具有将有关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情景中的能力;
(3)具有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
(4)能理解科学性质的一般原理和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具有对待科学的明智态度以及与科学有关事物的兴趣。
(5)能够提出、发现、和解答与日常体验有关的问题,能够描述、解释和预言未知世界。
3、提高科学素养。通过学校一系列的科技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和价值观,初步掌握科学的方法,初步具有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将科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让科学实践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贯通的整体素质
三、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为了解和掌握我市青少年的科学素质现状,他们在想些什么、想做什么、有何兴趣和希望,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怎样的总体认识,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统计分析。本课题主要以桂林各所中学的初、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考虑到调查对象的同一性,我们没有按年龄段统计。分别在桂林八中、师大附中等部分中学进行了抽样调查。
(二)调查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调查研究主要是通过充分地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因此,主要的调查研究方法是资料查询、个案访谈、问卷调查、SPSS软件分析。调查组对桂林各个中学的800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38份,并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实地访谈,最后通过对个案资料的整理,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合图表进行分析,分析阐述现阶段桂林中学生科技素质的现状并就如何提升中学生科技素质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及分析
“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提高整体科学素养,以适应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课题组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桂林青少年科学素质的现状:
一、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的范围和途径有所扩展
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的范围和途径有所扩展,对科学作用的认识和关心程度普遍增强。调查显示,青少年的科学知识来源以期刊、广播和图书为主。喜欢阅读科普及科幻小说的青少年较多,而童话故事和武侠言情小说占少数。调查还显示,青少年普遍喜欢去博物馆、图书馆和影剧院,这些场所能接触到科学的机会多,也体现出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的范围和途径有所扩展,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
二、科学常识方面的教育有待加强
青少年学生的科技素养略高于相同文化程度公众素养(2.3%),但总体水平明显偏低。据调查显示,学校学生(未成年人)初高中科学素养仅为2.8%。仍有待加强提高。尤其在课外的许多常识性问题上反映学生知识面太窄的现状。
为了解当代青少年的科学常识, 我们设置了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其中对孩子的性别是否决定于父亲的基因这一问题,只有45.5%回答正确。这应该是初中生物课上所学的内容。可以看出青少年科学常识的匮乏,也可以看出学校科普工作的不足。我们的学生确实学习了不少课本上的科学知识,也许考试成绩还是很好的。但那都是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的科学常识。
科学素质的养成固然离不开科学知识的灌输,离不开学校正规的、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但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不可忘记,我们的培养对象将来绝大多数是要从事作基本的社会工作的。我们不能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多数人的利益。在这种貌似平等的教育中,其实是对青少年最大的教育不公。我们没有给于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本领,而他们走向社会后,还需要重新学习最基本的社会常识,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又有哪所学校教会了我们的青少年到
银行的自动柜员机上去存取现金,又有哪个学校在教学生们如何使用网上银行业务,这些只是科学基本素养的养成问题中的个案,至于生活常识就更多了。
三、青少年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有待提高
调查中显示,关于“参加科技制作或科技竞赛的态度”这一题,选择“迫切参加”的占21%,选择“老师叫我参加”的占42%,选择“太费时间尽量不参加”的占27%,认为“没必要参加”的占10%。这反映出目前青少年学生对科技制作或者科技竞赛等存在排斥的心理,自己主动要求参与的太少,有种被胁迫的意味。科技制作或科技竞赛主要目的就是调动青少年对科技的学习热情,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但是很多时候青少年并不愿意主动参加,而以强迫的手段让其参加,反而事与愿违,达到相反的效果。
四、青少年科学素养水平普遍不高
2003年,中国科协利用米勒教授的科学素养三维模型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为1.98%,而日本在1991年就已经达到了3%,加拿大在1989年就已经达到了4%,欧共体在1992年达到了5% ……(未完,全文共10868字,当前仅显示258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桂林市社会教育与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基于对桂林中学生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