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深刻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全面总结全县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成效,坚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政策引导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三)产业协同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四)回收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五)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参与氛围日益浓厚
三、准确把握当前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清醒认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产业集聚效应有待增强
(二)技术创新能力仍需提升
(三)回收体系建设存在短板
(四)要素保障还需加强
(五)全社会参与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明确下一步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全县循环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强化政策引导,构建循环经济发展制度体系
(二)聚焦技术创新,打造循环经济发展核心动力
(三)推进产业协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条
(四)加强回收体系建设,夯实循环经济发展资源基础
(五)强化要素保障,营造循环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循环经济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
在全县循环经济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循环经济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
总结全县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汇聚力量,推动全县循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四套班子在家领导,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县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全县循环经济相关企业代表。刚才,*镇、街道和部门、*企业分别作了
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具体,既有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反思,也有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打算,我都表示赞同。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借鉴,结合各自实际,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下面,结合全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县贯彻落实"双碳"战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双碳"目标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正如*巨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拆解技术,构建"回收—拆解—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112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巨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智能化拆解技术,构建了全链条循环模式,实现了废旧家电的高效拆解和资源的精准分类归集,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废旧家电回收量、拆解量稳居全省榜首,每年可处理废旧家电120万台,实现产值1.15亿元。其他循环经济企业也加大了技术研发投入,在废旧金属、废纸、废玻璃等资源的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提升了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三)产业协同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以宜良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推动循环经济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以废旧家电拆解、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废纸回收加工、废玻璃处理等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园区内企业通过加强产业协同,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构建了"回收—拆解—再生—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例如,废旧家电拆解产生的铜、铝、铁、塑料等再生材料,为新能源、储能、制造业等产业提供了原材料,推动了电子废弃物处理与新能源、储能等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了产业间的良性互动。
(四)回收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废旧资源回收网络,培育了一批专业化的回收企业和队伍,加强了对废旧家电、废旧金属、废纸、废玻璃等资源的回收管理。通过规范回收市场秩序,提高了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效率。目前,全县年处理废旧资源298万吨,其中废旧家电120万台,废箱板纸、废玻璃瓶处理量分别占全省的75%、34.5%,实现了废旧资源的规模化、规范化处理,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五)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参与氛围日益浓厚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提高了全社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全县15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认证,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创建成为绿电智造增量园区。广大群众也养成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广大企业积极参与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循环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产业集聚效应还不够强,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产业链还不够完整;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够突出,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还依赖外部引进;回收体系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
农村地区回收网络覆盖还不够全面;要素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还存在制约因素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准确把握当前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清醒认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产业集聚效应有待增强
虽然我县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产业集聚度还不够高。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还不够紧密,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还不够顺畅,一些企业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同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难以引领产业整体升级和发展。
(二)技术创新能力仍需提升
我县循环经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短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在一些高端领域,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深度处理等方面,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制约了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此外,"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难以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回收体系建设存在短板
目前,我县废旧资源回收体系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工业园区,农村地区回收网络覆盖还不够全面,回收站点数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导致农村地区废旧资源回收不及时、不规范,存在随意丢弃和焚烧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回收市场秩序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存在一些小、散、乱的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回收价格混乱、竞争无序。
(四)要素保障还需加强
在土地资源方面,随着循环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园区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项目落地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企业的扩张和新产业的引进。在资金方面,循环经济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企业融资困难,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
财政资金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在人才方面,我县缺乏循环经济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现有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产业的创新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全社会参与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虽然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仍有部分企业和群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不愿意加大在循环经济方面的投入;部分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不能退缩,要敢于正视、勇于担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充分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克服困难,推动全县循环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明确下一步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全县循环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强化政策引导,构建循环经济发展制度体系
一是完善政策法规。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县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 ……(未完,全文共6851字,当前仅显示315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在全县循环经济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