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农业全流程监管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农业全流程监管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
(二)农业全流程监管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农业全流程监管是提升政府农业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二、总结工作成效,准确把握农业全流程监管工作现状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农业全流程监管工作
(一)扩大监管覆盖范围,实现农业全流程监管全域覆盖
(二)提升监管技术水平,增强农业全流程监管能力
(三)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形成农业全流程监管合力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农业全流程监管工作落实落地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要素保障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
在全市农业全流程监管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业全流程监管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
总结我市在农业全流程监管工作中的经验与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全面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全力打造放心农产品,推动我市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农业
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以及部分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代表。刚才,*县、*区、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分别作了
汇报发言,分享了工作经验,提出了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到位,我完全赞同,大家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农业全流程监管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农业全流程监管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从生产前的农资投入,到生产中的农事操作,再到流通环节的质量追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例如,若在生产前使用了不合格的农药、化肥,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不按照规范进行农事操作,都可能使农产品残留_物质超标;在流通环节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也可能出现以次充好、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97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目前,已有家农业企业、家农民合作社接入追溯平台,涉及种主要农产品。消费者只需通过扫描农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查询到农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等信息,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例如,区的一家蔬菜种植合作社,自从接入追溯平台后,产品销量增长了%,价格也比同类产品高出%-*%。
三是农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加强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开展了多次农资打假专项行动。2023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家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起,查获假冒伪劣农资吨,有效规范了农资市场秩序。同时,建立了农资经营台账制度,要求农资经营户如实记录农资的购进、销售信息,实现了农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通过对农资经营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了一批违规经营行为,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监管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虽然我市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农业全流程监管试点工作,但仍有不少乡镇、农村地区尚未纳入监管范围,尤其是一些小规模农户和偏远山区的农业生产,监管难度较大。据统计,目前全市仍有*%的农户未参与到农业全流程监管体系中,这些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一定风险。同时,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一些小型农贸市场、农村集市的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假冒伪劣农产品时有出现。
二是监管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市农业全流程监管所使用的技术设备和系统还不够完善,部分设备存在数据采集不准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一些快速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导致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此外,监管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不足,难以充分发挥智慧监管平台的作用。
三是部门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农业全流程监管涉及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商务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不畅、职责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导致监管工作出现重复和空白。例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生产环节的调查,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查处,但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往往会影响事件的处理效率。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农业全流程监管工作
(一)扩大监管覆盖范围,实现农业全流程监管全域覆盖
一是推进监管向基层延伸。加大对乡镇、农村地区的监管投入,在未开展试点的地区逐步推广智慧农业监管平台建设。对小规模农户,采取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掌握监管系统的使用方法,引导他们参与到全流程监管中来。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农业全流程监管覆盖到全市*%以上的乡镇和*%以上的农户。同时,加强对偏远山区、分散种植区域的监管,通过无人机巡查、网格员定期走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是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流通环节的监管制度,加大对农产品质量抽检力度。在全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检测点,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对不合格产品一律禁止销售,并追溯其来源。加强对农村集市的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的行为。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检测点全覆盖,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以上。
三是完善监管对象名录库。对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涵盖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在内的监管对象名录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监管对象的基本信息、生产经营状况等内容,确保监管工作有的放矢。同时,将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对农业全产业链的全面监管。
(二)提升监管技术水平,增强农业全流程监管能力
一是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监管技术和设备,与科研院校、企业合作,开展农业监管技术研发项目。重点研发适用于我市农业生产特点的传感器、检测仪器等设备,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推广应用高效、准确的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如免疫分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提高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到2024年底,在全市主要农业园区和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先进检测设备全覆盖。
二是加强智慧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农业全流程监管平台功能,整合农业生产、流通、质量检测等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开发智能化分析模块,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及时发现农业生产中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平台的安全性建设,采取数据加密、备份等措施,确保数据安全。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监管平台升级为智能化、数字化的综合监管平台,为政府决策和监管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三是加强监管人员培训。制定监管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农业全流程监管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培训内容包括智慧监管平台操作、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农资监管法律法规等方面,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邀请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进行授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方式 ……(未完,全文共5951字,当前仅显示274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在全市农业全流程监管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