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四是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多元化救助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
(一)强化政策落实,筑牢兜底保障底线
一是要严格落实城乡低保制度
二是要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
三是要加大临时救助力度
(二)完善救助机制,提升救助服务效能
一是要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二是要完善主动发现机制
三是要推进“互联网+社会救助”建设
(三)加强走访摸排,精准掌握困难需求
一是要开展常态化走访排查
二是要突出重点对象走访
三是要结合专项行动走访
(四)强化部门协同,形成救助工作合力
一是要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三是要强化舆论宣传引导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社会救助工作落地见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二)加大投入保障,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
二是要加强基层经办能力建设
三是要改善基层工作条件
(三)严格监督考核,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二是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三是要加强社会监督
……
在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重要部署,全面
总结近年来我区社会救助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政府分管领导、区民政局领导班子及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社会救助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镇民政所、*街道社会事务办等基层民政单位代表,部分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和社会组织代表。刚才,*乡民政所、*街道社会事务办作了
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实在、很到位,既总结了工作经验,又提出了下一步计划,我都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区社会救助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社会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_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_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要编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从全国形势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保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94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力,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政策落实,筑牢兜底保障底线
政策落实是社会救助工作的核心,只有将各项救助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一是要严格落实城乡低保制度。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进一步规范低保申请、审核、审批流程,加强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充分利用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加强与公安、人社、住建、金融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准确掌握低保家庭的收入、财产等情况,确保低保对象精准识别、精准退出。2023年,我区通过数据比对,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户、人,新增纳入户、人,有效提升了低保工作的精准度。二是要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进一步规范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和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提升供养服务水平,为特困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多样化服务。目前,我区共有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家,床位张,入住特困人员人。2024年,计划投资万元,对家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进行升级改造,新增床位张,进一步改善供养条件。三是要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进一步优化临时救助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救助效率。建立健全“分级审批”“先行救助”机制,对因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及时给予临时救助。2023年,我区共实施临时救助人次,发放救助金万元,其中,通过“先行救助”机制救助*人次,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突发性、紧迫性困难。
(二)完善救助机制,提升救助服务效能
健全完善救助机制是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能的关键。一是要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加强与
乡村振兴、残联、医保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跨部门、跨系统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潜在的困难群众。建立低收入人口分类管理台账,根据困难程度和救助需求,实行分层分类救助。对收入水平略高于低保标准的边缘人口,加强动态监测,及时提供就业、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急难对象,及时实施临时救助;对符合低保、特困供养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相应救助范围。2023年,我区通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发现潜在困难群众人,其中,纳入低保对象人,实施临时救助人,提供就业帮扶人。二是要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充分发挥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网格员的作用,建立健全“主动发现、主动报告、主动救助”工作机制。社会救助协理员要定期走访辖区内的困难群众,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变化,主动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救助。2023年,我区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共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户,帮助申请低保户、临时救助户,真正实现了“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三是要推进“互联网+社会救助”建设。依托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网上申请、审核、审批流程,实现社会救助事项“一网通办”。加强社会救助数据共享和应用,推动社会救助与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等平台的对接融合,提高救助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目前,我区已实现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事项的网上申请和审批,2023年通过网上申请救助的家庭达户,占新增救助家庭的*%。
(三)加强走访摸排,精准掌握困难需求
走访摸排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才能做到精准救助、有效救助。一是要开展常态化走访排查。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经办力量,定期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排查,全面掌握他们的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生活困难和救助需求等情况。建立走访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和解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2023年,我区共组织基层工作人员走访困难群众户、人次,更新完善救助档案份,解决实际困难个。二是要突出重点对象走访。加强对独居老人、困境儿童、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_的走访关爱,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扶机制,定期上门看望,帮助解决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学习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2023年,我区对名独居老人、名困境儿童、名重度残疾人进行了重点走访,为他们提供生活物资救助次,协调解决医疗救助人次,帮助申请教育救助人次。三是要结合专项行动走访。结合“兜底解忧暖民心”“寒冬送温暖”等专项行动,集中开展走访摸排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困难群众在冬季取暖、节日生活等方面的特殊困难。2023年冬季,我区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走访困难群众户,发放棉衣、棉被等御寒物资件,发放取暖补贴*万元,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四)强化部门协同,形成救助工作合力
社会救助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工作合力。一是要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民政、
财政、 ……(未完,全文共5748字,当前仅显示264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在全区社会救助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