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能动司法的涵义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能动司法的路径
(一)出台司法政策
(二)创新审判工作机制
(三)优化审判执行程序
(四)正确合理行使_裁量权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能动司法的限度
(一)坚持合法性原则,正确处理能动司法与严格司法的关系
(二)坚持被动性原则,正确处理能动司法与被动司法的关系
(三)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
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能动司法的路径与限度
去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遭遇了多年未遇的困难和考验,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在司法审判领域明显反映出来。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各地法院也纷纷出台措施,把应对金融危机、服务经济发展作为当前法院重要工作。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人士对司法机关的一些做法表示了担忧和质疑。在当下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坚持能动司法与严格执法的统一,做到公正司法与服务经济发展的统一,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成为当前人民法院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能动司法的涵义
能动司法是与被动司法、机械司法相对应的概念,能动司法或称为司法能动性,是指司法机关在处理具体争议时,除了考虑法律规则以外,还要考虑具体案件的事实、法律原则、案件的社会影响、道德、伦理、政策等因素,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作出最后的决定。①能动司法的理论基础是司法应着眼于实质正义的维护而不过于迁就形式正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尽力坚持形式正义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实质正义的正当性。能动司法的功能主要有规则形成和秩序重构、权利保障和利益维护、实现公正与提高效率、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8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件,以指导法官依法审理因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涉及金融、债务、房地产、企业改制、破产重组、劳动争议等案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保增长促发展的司法规范体系。2008年12月4日,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了6项人民法院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措施,3项依法保障企业发展的举措,5项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办法。2009年1月8日,最高法院发出一号文件,把应对金融危机、服务经济发展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各地方法院也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利益的具体司法措施,如浙江高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苏高院制定了《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司法应对措施》,等等。
(二)创新审判工作机制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不断攀升,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案件的处理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联系更加密切,在此情形下,人民法院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审判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司法资源的整体效益。
1.建立集中指定管辖和案件审理的统筹协调制度。对因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出走等导致的以同一债务企业为被告,多个法院有管辖权的系列案件,可建立集中指定管辖制度,由上级法院根据级别管辖的规定集中指定中级法院或基层法院管辖;或者建立案件审理的统筹协调制度,审理案件的不同法院之间以及同一法院的不同审判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沟通,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统一执法标准,依法平等保护各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如浙江高院先后依法指定台州、绍兴、丽水市中级法院分别集中管辖飞跃集团、江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银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等地方行业龙头企业的债务案件,各方反映良好。
2.建立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对与经济增长、改革全局有重大影响,涉案人数多、标的额高的案件,对于因融资渠道不畅而引发的非法集资、高利贷等案件,立案、审判、执行及相关业务部门应及时向本院院长、审判委员会报告,特别重大的案件应及时向当地党委和上级法院报告。
3.建立健全外部沟通协调机制。法院案件特别是重大涉企案件,案情复杂、影响面广,并不只是单纯的法律问题,更牵涉到危机处置、资产管理以及破产重组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仅靠司法力量往往无法妥善处理。对于因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引发的各类案件的审理情况、审判工作中发现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可能引发_性事件和社会矛盾激化的案件,及时向党委
汇报,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和协调,以最大限度、最快速度调动各种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企业债务清理、职工安置、维护稳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如我院受理的飞跃集团系列债务纠纷中,我院在党委领导下,积极协助政府成立应急处置工作机构,帮助其解决法律障碍,取得了较好效果。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为案件审理创造有利条件,为企业和_提供有益的建议。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开展对经济发展和司法工作受金融危机影响的
调研,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环境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提高对各类敏感问题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和疑难复杂问题的处置能力,及时发现司法领域内产生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主动提出司法建议,及时向金融监管部门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相关信息,以便相关部门掌握情况,有效防范和应对金融风险。
(三)优化审判执行程序
1.加强案件审理的便捷化。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司法救济必须高效、便捷,通过快立快审快调快执各类案件,尤其是加快农民工讨薪案件、涉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案件,企业生存受威胁但有对外债权等案件的审判、执行工作,使争议资金、物资尽快重新进入流通领域,让涉诉企业和人员尽快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
2.加强诉讼指导与释明,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于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等案件,要加强诉讼指导,帮助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充分了解诉讼程序,引导当事人收集证据和参与诉讼,允许口头起诉,提供格式化诉状、缓、减、免诉讼费等便民措施。对于集团性诉讼案件,可采用代表人诉讼或示范性诉讼的方式,节省当事人诉讼成本和精力。对于涉诉企业有资产而一时难以变现或难以执行的拖欠职工工资等案件,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取得政府支持,可采取先由政府垫资,再由政府作为债权人参加财产变现或案件执行后的分配等方式,优先解决拖欠职工工资等问题,维护_。对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而申请执行人确有经济困难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予以必要的救助。同时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等法律援助机构的沟通 ……(未完,全文共7057字,当前仅显示247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论文:金融危机背景下能动司法的路径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