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保存桌面 | 浏览足迹 | 会员增值  
到新文秘网首页
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论文/文教论文/五一和五四节日专题/奥运/模范/党团知识/知识竞赛/文化/宣传讲话/>>正文

论文:从五四运动看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文:从五四运动看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这场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_、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宝贵精神财富。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 五四运动 先进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了中国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了德国在山东强行占领的各种权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了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和会,提出了废弃_范围、撤退外国军队等七项希望条件,提出了取消1915年中日协约(以日本提出的殖民地化中国的“二十一条”为基础)及换文的陈述书提出了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上夺取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英美法三国会议议定的和约有关条款竟然规定:将德国原先在中国山东“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及特权,其中以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等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和会给予中国的,只是归还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德国掠去的天文仪器而已!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打破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89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专号”,并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这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次是陈独秀,1920年8月,陈独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决定把《新青年》作为这个小组的宣传阵地。自1920年9月1日的八卷新一号起,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期的杂志上,陈独秀发表了“重头文章”,即《谈政治》,公开了其与胡适、张东荪等人的分歧。陈独秀写道:“我们中国不谈政治的人很多,主张不谈政治的只有三派人:一是学界,张东荪先生和胡适之先生可算是代表;一是商界,上海底(的)总商会和最近的各马路商界联合会可算是代表;一是无政府党人。……”[4]表明已接受马克思主义。瞿秋白是第一个以报晓之声向中国人民报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记者,是最早由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了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完成《饿乡记程——新俄国游记》、《赤都心史》两部散文集,真实全面地介绍了苏俄社会主义的新气象,歌颂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丰硕成果。瞿秋白俄语翻译水平很高,同时熟悉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也十分了解共产国际和国际工人运动方面的事物。在中国率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广电较为系统地去认识和解释文艺问题,并初步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开创了我国文艺思想史的新时代。
文化竞争与政治斗争交叉,政治斗争的结局决定了文化竞争的结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紧随而来的是新中国文化的发展。新中国六十年文化应该说取得了很大成就,最重要的便是教育文化的普及。从历史来讲,历史在继续着,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也将继续。
在五四运动期间严厉地批判了传统文化,鲁迅有一段大家熟悉的话,大意说中国或者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5]鲁迅应该说是五四思想界最深刻的人。他的《狂人日记》揭示礼教杀人。吴虞批判纲常礼教,是在鲁迅之前,但把"礼教杀人"这四个字揭示出来那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则描述了低劣的国民性。鲁迅借这些作品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传统纲常礼教这样无声无息的,让大家什么都感受不到地一代一代杀着我们的孩子,传统道德一代一代吃着人,吃着我们的孩子,今天我们要救救孩子,这就是鲁迅当时的心声。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他谈中西文化,中国文化多了些理论性。陈独秀讲中国人国民性低劣,缺乏"抵抗力",即_人格,反抗社会压迫的主动性和能力,在《抵抗力》疑问中,认为"老尚雌退,儒崇礼让,佛说空无"意思是说"尚雌退""崇礼让""说空无"就是造成中国人国民性薄弱的病根。[6]一些零星的反孔非儒言论,夹杂在指出黑暗的社会现象、暴露传统文化的落后以及向往灿烂的西洋文明的思路之中,并不十分显眼。然而作为《新青年》的“主撰”和启蒙运动的组织者,陈独秀策动对中国传统儒学进行更为深入的评判,是在他有了更为具体和成熟思考之后。
1919年12月,胡适在最激进的《新青年》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为情绪昂奋、态度狂热的中国知识界指出了一条理性、健全的文化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原则:"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所谓"十六字纲领"。就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思想理论以及如何创建新文化等诸多问题,做出了精辟、完整的概括。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输入国外的文化,就是_,_,平等,科学的道理等,然后整理国故。这个"国故"也就是中国过去的文化,经典,思想,在此基础上再造文明,就是建造中华现代化的文明。胡适在一篇题为《整理国故与"打鬼"》的文章中说到整理国故,他说,之所以要整理国故,“只为了我十分相信‘烂纸堆’里有无数老鬼,能吃人,能迷人,害人的厉害胜过柏斯德(Pasteur)发现的种种病菌,只为了我自己自信,虽然不能杀菌,却颇能‘捉妖’‘打鬼’”。其目的并非“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而是 “化黑暗为光明,化神奇为臭腐,化玄妙为平常,化神圣为凡庸:这才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他的功用可以解放人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是对传统批判的继续与深入。是"化神奇为臭腐"。人们都以为中国传统文化很神奇,经过整理之后,要让大家知道它实际上是一堆臭腐的,没用的东西,这样才与他倡导全盘西化相通。1926年11月9日和25日,胡适在英国三次以“文艺复兴在中国”为题演讲。这是胡适第一次将“中国文艺复 ……(未完,全文共4978字,当前仅显示251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文:从五四运动看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新文秘网温馨提示:
  上面为新文秘网原创文章,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加入正式会员方法:点此在线智能充值(自动瞬间开通) 或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如果已加入正式会员,请点此到本站首页填用户名和密码重新登陆,或者这里刷新此页试试
  如果您刚支付成功而忘记登陆账号,可这里用订单号找回。欢迎推荐本站给您的好友

   会员客服微信号:wm114cn
文章搜索

搜索方式:      
体裁专栏
行业专栏
节日专栏
时政专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投稿提现赚钱 | 写作指导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付款方法 | 免费加入会员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