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我国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研究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
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因此而分为两种不同思路: 一种是经济增长优先论; 另一种是就业优先论。建国后, 我国经济极度落后, 迫切需要解决温饱问题及发展国民经济。在计划经济_下, 我国无疑以经济增长优先论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 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 改革开放至今, 随着经济_的转型、经济结构的变革、城市化进程的深化,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已逐步转向为多数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就业优先论。特别是我国作为世界的人口大国,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日益庞大的劳动力大军的需求, 已成为我国首要的经济发展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在
农村, 随着社会的进步, 妇女有更多机会从家庭束缚中解脱出来, 融入到劳动力人群中;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也有一部分妇女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 转移到其他产业中。
妇女一直是我国就业的一个特殊_, 需要得到国家的特别照顾。农村妇女作为特殊_中更为突出的一部分, 更是需要得到国家及其政府的关注与政策的支持和保护。
一、中国农村妇女就业现状
(1) 总量上, 根据 2005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4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女性化趋势, 而农村妇女的农业生产也大多是为了满足家庭口粮的需要。据 2002 年的《中国就业报告》指出, 2001年从事纯农业劳动的农村妇女比例为 82.1%, 比男性高 17.4个百分点。而兼营非农性生产经营活动的男性为 35.3%, 比女性高近一倍。另一方面在于地区间转移。外出流动就业主要以男性劳动力为主。据 2003—2004 年《中国就业报告》中指出, 在 2002 年, 女性占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的比例还不到 1/3。
(5) 接受教育和培训上, 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整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 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妇女, 就业较多地集中在低层次的职业; 即使能进入较高层次的职业, 其职务级别也比较低。据 2002 年《中国就业报告》所述, 尽管有数字显示, 女性中在各级担任负责人职务的比例有所增加,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高于男性, 但在这两类职业中, 女性收入占同类男性收入的比例仅为 57.9%和 68.3%, 低于平均水平。
(6) 社会保障方面, 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缺乏, 农村养老、医疗和救济问题突出。对于大多数农村妇女来说, 依旧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及其他基本的保险。特别是面对越来越多未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保障体系并不能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中国农村妇女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1.农村妇女受到严重的思想束缚与家庭观影响。我国本
身就是一个传统的国家, 几千年来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深入人心。尽管经历着改革开放, 但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 开放程度的受阻, 使得这部分农村妇女依旧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依旧具有强烈的家庭观念。对于这一部分农村妇女来说, 家庭仍然是她们生活的重心, 她们不能也不希望脱离家庭外出就业。相夫教子、服侍长辈是她们的最优选择。而对于有一部分农村妇女来说, 尽管希望外出就业, 但却受到长辈、丈夫或孩子的牵制。或是因为丈夫已经外出, 或是因为要照顾老人和孩子, 使得她们不得不留在家里。
2.每天家务劳动时间长使得农村妇女少参与就业。从由
国家统计局、全国妇联进行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发现, 就全国而言, 女性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为 254.1 分钟, 远远超过男性的 93.1 分钟。在农村,这种情况更甚。农村妇女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 267.4 分钟,比城镇妇女多了 53.3 分钟, 而比农村男性的家务劳动时间则多了两倍多。繁重的家务劳动, 使得妇女减少了寻求就业的时间, 减少了创收的机会, 直接影响了农村妇女的就业。另一方面, 繁重的家务劳动也使得农村妇女身心疲倦, 影响了其参与就业的体力与质量, 同样影响了农村妇女的就业。
3.农村妇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少。一方面, 农村妇女基础教
育不足。从《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可以发现, 农村妇女的文盲率是 13.6%, 比男性高 9.6个百分点; 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的占 86.4%, 比男性低 9.6个百分点; 为初中及以上的比率也只有 41.3%, 不足一半, 比男性少了 21.8 个百分点; 而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更是不足 10%。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除与家庭经济环境有关外, 还容易受到家庭总体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期望值的影响。一般来说, 家庭的总体受教育水平高, 也会受到较高层次的教育; 反之, 则可能只是完成小学学业, 甚至于放弃就学。
同样, 如果家庭对女性受教育的期望值不高, 也使得她们难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种受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 使农村妇女就业的竞争能力大大受挫; 能胜任的岗位少、层次低, 就业问题日趋严重。
另一方面, 农村妇女受到在职培训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更加不足。这种不足, 不仅体现在妇女身上, 更广泛地体现在广大农民工身上。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统计, 在农村, 雇主对其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资助明显低于城镇; 其中, 农村女性是最低的, 即在农村中雇主对女职工接受继续教育的资助为 31.6%, 还不到 1/3。另外,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调查显示, 2002 年, 平均每个农村居民户有农村劳动力 2.51个, 而其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为 0.06, 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数为 0.12; 2003 ……(未完,全文共6723字,当前仅显示236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论文:我国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