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对中学生理财消费能力培养的启示
淳安县汾口镇初级中学 刘云海(311719)
【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也逐渐增多,理财消费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日常生活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却几乎完全被学校和家庭教育所忽视,针对中学生的理财教育和消费引导也处于滞后状态。研究中学生的理财消费情况,与如何解决这样让人忧虑的现状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此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本文即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角度针对这种现状和成因提出了几点探究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理财消费 现状调查 成因分析 对策研究
理财消费能力是当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已越来越备受关注和重视,并也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也逐渐增多,消费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压岁钱怎么花才有意义,零用钱怎样支配才更有利于孩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7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费的脆弱一面。
㈡高消费
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学生们按捺不住商品的诱惑和花钱的欲望,游艺厅、茶吧、网吧、歌厅、溜冰场等地方也经常出现他们的身影,不少学生出手大方,特别是城市中学生普遍流行高消费的不良风气,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畸形消费等也在一些学生中愈演愈烈。在“高消费”方面,普遍存在着这几类现象:吃喝消费以广告为标准;用品消费以名牌为标准;人情消费以成人为标准。
中学生高消费带来的消极后果是相当严重和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滋长了校园的奢侈风,在中学生中造成拜金思潮泛滥,享乐主义抬头的倾向,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㈢理财能力差
中学生理财能力差的弊病不仅体现在个人理财的盲目性上,还体现在对理财金融知识的缺乏上。调查显示,76%的中学生没有个人存折,只有20%的学生将自己的压岁钱存入
银行,但大多数也是由父母直接管理,而92%的中学生缺乏现代城市生活能力的基本常识、金融常识,不清楚银行信用卡、ATM机的服务功能,对存钱、取钱、利息计算等没有感性认识,对“教育储蓄”之类内容的了解基本空白。
从上面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的理财能力不容乐观,他们的理财能力基本上处于零水平,这是令人堪忧的。中学生必须尽早学会理财,增长自己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理财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后的消费、理财和投资观念。
二 成因分析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指出学生首先要做主人而不做“守财奴”,要自立立人,不依赖于别人。但通过学生理财能力的分析影射现实中学生的教育现状,却并不容乐观。学生理财能力缺失的成因很多,主要有来自个人、家庭和学校方面的原因。
㈠个人因素的影响
依赖心理。不少学生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独立意识薄弱,生活自理能力差,通常什么都是父母亲买好了供自己使用,甚至零用钱多得花不完,自然无须考虑理财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惰性和依赖心理。而一旦步入中学独立生活,怀揣父母给的零用钱竟无所适从,一时不知如何合理安排,于是,高消费、盲目消费、从众消费、畸形消费的弊病便暴露无遗。
虚荣心理。学生特别渴望能获得异性的关注,当他们发现衣着华丽、出手大方等高消费行为能引起同学的羡慕时,他们便借助高消费来获得所谓的“面子”和“尊重”。有些学生相貌平平、成绩一般,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于是便用高消费来吸引别人的目光,掩盖自己的不足,填补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㈡家庭因素的影响
笔者认为,对中学生金钱观念影响最早最基本的是父母。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深深印在孩子的身上。子女一般会复制父母亲的理财模式,如果家长本身对待金钱的处理态度不正确的話,错误的示范将会历史重演,甚至延至下一代身上。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不少父母对子女用钱的态度或放任或苛刻,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若一开口要钱,父母便答应,很容易养成孩子轻视金钱、不劳而获的心态。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惜为自己的子女提供金钱和享受,一味满足他们的要求,放纵孩子,任其消费。躺在高消费温床上长大的孩子,极容易沾染种种不良习气,当有一天手中的金钱再也填不满欲望的沟壑时,谁敢担保他们不会铤而走险。
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并不是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许多家长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这些错误的认识往往造成错过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的关键期,使中学生得不到及时、科学、系统、有效的教育引导,理财能力又怎能得到提高。
㈢学校因素的影响
陶行知指出,“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的机会,养成无意动脑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家庭 ……(未完,全文共6169字,当前仅显示216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学生理财消费能力培养的启示》)